德國社民黨起源于社會運動。成立之初,德國社民黨的主體不是產業工人,而是城市手工業者。因為19世紀中期的德國產業工人大都來自農業地區,缺乏組織傳統和經驗、團結互助的能力以及創建工人組織的指導思想。而諸如排字工人、皮匠、旋工、木工等城市手工業者卻擁有上百年的行業協會傳統。他們雖然不是現代工業工人,但卻依靠組織能力、較好的教育程度和傳播能力成為德國社民黨的先驅。19世紀中葉,工業的發展使城市手工業者社會地位晉升的希望破滅,在對傳統的期望和對現實的失望的緊張關系中醞釀出新的抗議運動,并吸引了知識分子的加入。手工業者和知識分子的聯盟主導了1863年到1933年的德國社會民主黨。直到一戰后,大批從戰場返回的士兵留在了城市,產業工人的隊伍逐漸壯大,并成為社民黨的主體。
二戰結束之后,德國社民黨面臨著社會結構發生變化的新挑戰。在1949年8月舉行的戰后西德第一次大選中,社會民主黨僅獲得29.2%的選票,131個議席;而聯盟黨則獲得31%的選票,139個議席,并掌握了組閣權。此后的幾次大選中,聯盟黨的得票率不斷攀升,在1957年甚至獲得50.2%的絕對多數票。同時,社民黨的黨員數量也開始急劇下降,從1947年的87.5萬人降至1958年的62.4萬人。⑨數次選舉失敗使社民黨認識到:德國的社會條件已發生巨大變化,如不及時調整黨的綱領和政策,就難以重新執政。黨的領袖庫爾特·舒馬赫認為,德國社民黨必須擴展其社會基礎,向中間階層推進,最終達到議會民主制,黨派多樣化。
1957年選舉失敗之后,社民黨內開展了一場關于改革的大討論。重點是拋棄意識形態“包袱”,特別是清除馬克思主義的詞句和對社會主義歷史必然性的信仰;改變黨的性質,使之向一切社會階層,特別是中間階層開放,以適應戰后社會結構的變化。1959年通過的《哥德斯堡綱領》就是這場討論的最終結果。它標志著德國社民黨在政治理念上的決定性轉變,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公開聲明:“社會民主黨已經從一個工人階級的政黨變成了一個人民政黨”;“民主社會主義植根于西歐的基督教倫理、人道主義和古典哲學”;社會民主黨“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組成的一個共同體”;“自由、公正和團結互助”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社會主義是一個持久任務——為實現自由和公正而斗爭,保衛自由和公正,而且本身也要經受自由和公正的考驗”;實現這項任務的途徑是“在同其他民主政黨進行權利平等的競賽中獲得多數人民的支持”。⑩
《哥德斯堡綱領》奠定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在新時期的基本路線。該黨也因而贏得了更多選民的支持,于1966年參加了大聯合政府,并于1969年開始執政。1969年的聯邦議會選舉之后,德國社民黨和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維利·勃蘭特出任戰后第一個社民黨的聯邦總理。
《哥德斯堡綱領》使德國社會民主黨從一個反對資本主義體制的政黨變成一個體制內的政黨。之后的幾十年間,社民黨不再一如既往地批判資本主義,而更多地是在資本主義制度的框架內尋求社會改良,并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對黨的組織擴大和上臺執政起了重大作用。社民黨的開放政策受到社會廣泛歡迎,社民黨黨員人數逐漸增加,1973年達到近100萬人。黨員的構成也發生了改變,工人比例下降,而職員和公職人員則上升。1960年入黨的新黨員中,工人占55.7%,職員和公務員占21.2%;到1969年,工人只占39.6%,職員和公務員卻提升到33.6%;到1972年,工人比例下跌到34%,大學生卻占到15.9%。這些變化表明黨員的基礎在變化,中間階層開始逐漸成為社民黨的主體。
大約在20世紀70年代,傳統的工人運動結束了,作為無產階級代表的社民黨時代也結束了。在這10年里,社民黨逐漸遠離了下層民眾。社民黨的大部分干部不再是工人居住區政治生活、業余生活和社區生活的組織者。社民黨曾經的典型社會環境解體了,傳統產業工人人數持續減少,中產階級人數急劇上升,占據了社會結構的主流位置。1982年,獨立經營者、公務員、職員占就業人口的66.1%,其中新中產階級(職員和公務員)占49.3%,超過了工人的43.9%。
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科技革命、經濟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迅猛發展,對西歐社會的勞動組織方式、社會經濟結構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產生了強烈沖擊。特別是中間階層日益擴大,非意識形態傾向不斷發展,對以中下群體為社會基礎的西歐社會黨產生了嚴重沖擊。在德國,傳統工人的數量急劇減少,所占比例已不足人口的5%。工人階級在社會上所占比重的降低直接影響到社民黨的政治基礎,使社民黨在選舉中處于不利境地。
為了應對社會階級結構的這種新變化,也為了政黨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社民黨開始重新確定自己的依靠力量。社民黨努力擴大黨的選民基礎和社會階級基礎,以爭取中間階層這一多數群體作為奮斗目標,并且把中間階層的利益要求作為調整政策的出發點,以期最大限度地爭取民心。為了滿足中間階層分享政治權力的愿望,社民黨采取了權力下放和自治管理原則,強調以新的方式從政,實行“團結與開放”的政策,容納所有派別和人士,團結各種政治力量,特別是以中間階層為代表的中間勢力,以形成新的階級基礎。
施羅德1998年提出的“新中間”思想就是從社會新變化出發進一步向中間層滲透,向全體選民最大限度地開放,尋求跨階級的支持,擴大自己的生存基礎。社民黨在1998年的競選綱領中強調,要邀請一切社會力量與之合作,要依靠從雇員到企業家,從手工業者、自由職業者到工程師、科技人員,從工會員工到所有中間階層的一切人,主張建立“在社會和文化上更加復雜、更加多元化的公民聯盟”。施羅德的“新中間”道路使得社民黨連續贏得1998年和2002年的聯邦選舉。
從工人黨到人民黨,從產業工人到新中間,社民黨審時度勢,理論綱領和執政方略不斷調整。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問題曾出不窮,尤其在如何應對新自由主義思潮泛濫的威脅方面,社民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德國社會福利國家制度的建設是社民黨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但過度的福利制度造成了國家的經濟負擔沉重,經濟增長遲緩,失業率高居不下。為此,社民黨不得不進行痛苦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