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中小企業創新中的市場失靈問題之解(5)

——“創新券”政策運行機制與工具構成

創新券的政策優勢

從全世界來看,創新券政策的實施時間都還比較短,長期效果有待進一步的實踐和評估,但初步效果已經顯現。

創新資金惠及中小企業。實行創新券政策后,很多國家和地區中小企業受益率都超過50%,高的可達70%、80%。奧地利申請創新券的中小企業,70%都得到過研發資助。自2012年9月以來,宿遷市科技創新券惠及一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領取科技創新券的900家企業中,年銷售額低于3000萬元的企業的比例達到93%,首次獲得市以上科技創新資金支持的企業的比例達到84%。2004年,荷蘭“80%創新券獲得者表示如果沒有創新券其研究項目不會實施;87.3%創新券獲得者在計劃期內與研究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而同期未獲創新券的企業與研究機構的簽約比例僅為8.3%”。①

科技成果惠及中小企業。新加坡G-Energy Global Pte公司用創新券向EWT-COI(Environmental and Water Technology Centre of Innovation)公司購買了技術支持服務,開發了網上監控能源消耗、網上監控建筑和設備的效能系統,節約了50%人力成本。使用這套系統的用戶能夠瞬間評估能源消耗模式,節約了30%能源消耗,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新加坡寶鮮然有機食品公司用創新券向新加坡理工學院(SP)購買了綠色食品技術可行性研究服務,開發出新產品寶鮮然三益粥,即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劑和大量纖維的即食燕麥粥,該產品在香港、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熱銷,年銷售額已突破百萬美元。

新加坡Red Lips 公司用創新券向FIRC(Food Innovation Resource Centre)購買了技術支持服務,FIRC為其傳統產品娘惹糕開展了延長保質期的包裝技術研究,使該產品的保質期從1個月提升至6個月,迅速擴大了產品的銷售范圍,并走向海外市場。

宿遷楚霸體育器械有限公司原來制作工藝較為落后,拿到市科技局發放的“創新券”后,企業又配套資金50萬元建立專門的研發實驗室,在鑄造工藝和電鍍工藝上進行開發,四大車間全部用上了全自動的國內先進的生產線。一年后,公司產量猛增120%,吸引了10多個國際客戶,銷售利潤達到2000萬元。

提高了知識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積極性。創新券政策在中小企業和知識機構之間搭建了市場之橋,極大調動了大學和知識機構服務企業的積極性。通過創新券項目為宿遷市中小企業服務的知識機構,不僅包括省內高校,而且包括中科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甚至還有來自海外的高等院校。

愛爾蘭國家工藝設計學院為了吸引持券企業向該學院尋求合作,對創新券的具體使用給出更多優惠,提出企業可以通過若干接續性的創新券,獲得大學為企業提供的持續改進方案;并在網上向企業展示其可以提供創新服務的具體領域,為中小企業尋求服務提供詳細信息。荷蘭代夫特科技大學、愛因霍芬科技大學則宣布,將為企業提供創新券面值一倍以上的科技服務。科研人員主動與企業聯系,到生產一線尋找科研課題,并把科研資源導入企業創新活動。中小企業與大學、科研院所的關系由之前的求之不得,轉變為大學和科研院所的主動推介與服務。

提高了公共創新資金的使用效率。凡是創新券支持的項目,都是企業急需的研發設計、技術轉移、技術改造、創新能力等服務;項目實施的結果,都給企業帶來了新思想、新技術、新管理和高附加值。項目從用戶需求中來,研究運用在企業生產中,不產生閑置的科研成果,更不存在成果產業化問題,這就從根本上消除了所謂科技成果轉化問題,最大限度發揮了研發資金的使用效率。

創新券的資金投入只能用于購買創新服務,消除了擠占、挪用、貪污、浪費,避免了公共科技投入的流失。

創新券的資金在規定時間內如未使用,不會產生任何資金成本,避免了公共科技投入的浪費。

創新券引致大量創新投資,增加了企業和知識機構的創新收益,成倍放大了公共科技投入的效能,充分發揮了公共投入的杠桿效應。宿遷市共137個項目,兌現了科技創新券1026萬元,帶動科技投入1.32億元,財政資金帶動企業研發投入效率達1∶9.4,比預期的1∶3高出213%。預計2013年全年創新券投入可以帶動科技投入3億元,提高了全社會的研發投入,使其所占比例達到GDP的0.18%。

創新券的政策趨勢

近年來,創新券政策在許多國家實施,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很多發展,出現了一些共同的趨勢。

從“硬”創新向“軟”創新擴展。早期的創新券,其政策任務側重于技術創新等“硬”創新,現在則擴大到“軟“創新方面,幾乎涵蓋全部知識和技能領域。政策對象也從制造業擴大到服務業。最典型的是新加坡的創新券。新加坡創新券剛計劃推出時,只包括技術創新領域,后來擴展至生產率、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等領域,名稱也從創新券改為創新與能力券。這是新加坡創新券的最大特色。

新加坡現行的創新券可以購買6大類技術領域的服務,包括技術研發、技術支持、技術培訓、知識產權診斷、知識產權法律診斷、市場分析等。

可以購買10大類生產率領域的服務,包括質量認證、安全分析和控制、管理改進、服務管理能力診斷、服務質量改進、暗訪調查、生產率診斷和監測、生產率提高、標桿管理、能源效率檢測和改進等。

可以購買6大類人力資源領域的服務,包括人力資源規劃、人才招聘與評選、員工薪酬福利、企業績效管理、員工培訓與發展、員工職業生涯管理等。

可以購買4大類財務管理領域的服務,包括計劃與預算、資金流動與營運資金管理、財務控制、財務評估和發展規劃等。

從券內服務向券外服務擴展。早期的創新券,主要限于券內合同的內容,當前的趨勢是更注重券內合同達成前供需雙方的溝通、券內合同完成后的接續服務。

為了提高創新券項目的成功率,事先對合格服務提供單位進行認定,提供詳細的服務機構和服務項目目錄,以及具體聯系人和聯系方式,企業可通過網站信息迅速與知識服務提供者對接。如:新加坡2013年經過認定注冊的財務管理領域服務單位有12家,人力資源領域23家,技術創新領域48家,生產率領域104家。這些服務單位以公司為主,公共服務機構只有20家。長興縣創新券與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合作,經上海平臺認定注冊的服務機構達800多家,創新券政策剛一實行,長興縣就有20多家企業與服務提供者達成合作意向。

新加坡的創新券在券內項目完成以后,一些知識服務機構仍需提供跟蹤服務。如人力資源領域,按結項要求,項目完成后,企業在3個月內可獲得5小時以上的跟蹤咨詢服務。又如技術創新領域的客戶洞察服務,結項報告中明確要求服務提供者要為企業制定跟蹤服務計劃。若在該領域企業仍有服務需求,則可申請其他資助項目,如工具包項目。工具包與創新券相比,服務內容更全面、系統。工具包項目包括顧客服務工具包、財務管理工具包、人力資源管理工具包、市場工具包以及生產力工具包。以人力資源管理工具包為例,其服務內容有:人力規劃、人才招聘與評選、員工薪酬福利、員工績效管理、員工培訓與發展、員工職業生涯管理、人才管理與繼任計劃、雇員關系。創新券項目與工具包項目的銜接,使企業可以獲得比創新券項目更綜合更深入的服務。

上一頁 1 23456下一頁
[責任編輯:鄭韶武]
標簽: 中小企業   問題   市場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