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商業銀行現有的盈利結構,反映著其業務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行業結構的特征,是在原有金融體制結構和實體經濟結構長期作用之下形成的。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銀行業沒有規范的資產負債管理系統,僅有比較簡單的“信貸收支平衡表”,存、貸、匯是主要業務內容,利差是主要收入來源。這種狀況在近10年發生了顯著變化,業務及收入的多元化、非利息收入的上升表明,中國銀行業的轉型已經開始。然而同不斷加快的利率市場化進程相比較,這種轉型的廣度和深度還遠遠不夠。
與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利率市場化條件下一般性的利率風險不同,中國銀行業還面臨諸多由中國經濟轉軌和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特殊風險,例如眾所矚目的房地產信貸、地方融資平臺,如果出現問題,商業銀行面臨的決不是單純的“利差”風險,而是面臨著利率風險與信用風險相交織,表內風險與表外風險相傳染,短期風險與長期風險相疊加的復雜局面,這些都是銀行不能回避的問題。單看存貸業務,人們看重利差高低,然而現代銀行的服務是綜合的,存貸款只是其中的產品之一,它們的占比也在逐步降低,隨著商業銀行的產品增加,成本與收益不再單一依賴存貸款利率。銀行必須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實現從單純的利差依賴向綜合定價轉變,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
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改革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在改革公告后的“答記者問”中指出,“此項改革是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重要舉措,對于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政策意圖是明確的,然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在實際運行中還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正確傳導政策意圖,避免資源錯誤配置。前面提到,人們擔心改革后金融資源是否會出現“兩極化”現象,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利率改革一方面提高了高端客戶對銀行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對銀行在中、小、微企業領域的服務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這兩個問題處理不好,“兩極效應”就可能出現,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目標就難以達成,甚至人們擔心的某些大企業成為資金“二道販子”的可能性就會加大。要避免這種可能性,必須要求金融機構、經濟實體和政府引導“三管齊下”綜合施治。金融機構轉變服務方式,提高風險計價能力,按監管指引跟蹤資金用途;企業提高誠信、提升素質;政府對弱勢企業群體進行必要的政策扶持,提升其抗風險能力。
銀行合理定價機制,防止“兩個錯配”。在銀行經營管理中,資產負債的期限配置關系到流動性風險,合理的利率配置關系到銀行財務風險,流動性和收益性是確保銀行安全的兩條生命線。前段時間所謂的“錢荒”充分反映了資產期限錯配導致的流動性風險的危害,流動性風險是顯性而急迫的,“一分錢逼死英雄漢”。相比之下,由利率錯配導致的財務風險卻可能是隱蔽而慢性的,同流動性風險來得快去得快的情況不一樣,銀行一旦陷入財務困境便難以自拔。因此,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防止兩個錯配,確保銀行兩條生命線是防范銀行業務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