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調查研究 > 調研要聞 > 正文

幫企業量身定制全鏈條研發體系

海里“長”出采油樹(經濟新方位·中小企業觀察)

觀察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可以直觀感受中國經濟脈動。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針對企業經營中的關切訴求,加強政策支持和優化監管服務”。在山東東營,相關部門牽線,幫中小企業量身打造“高校+央企+研發機構”的全鏈條研發體系,多方助力企業突破研發瓶頸。讓我們跟隨記者,探究采油樹如何“萌芽”“生長”。

——編  者

 

“兩年來,已經有11棵‘大樹’下海采油了!”拍著身旁近兩倍于自己身高的淺水水下采油樹,山東東營威飛海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隋中斐語帶自豪。威飛的水下采油樹已在國內多個海域實現工程化應用并走向全球。

“大樹”如何下海采油?

“水下采油樹就像油氣田井口的‘水龍頭’,將地層深處的油氣與運輸管道相連,控制油氣的開采速度,實時監測和調整生產情況,是水下石油生產的關鍵設備之一。”隋中斐介紹,水下采油樹有1358個零部件,涉及材料工程、水下防腐工藝等多個專業,設計、加工、組裝難度大,全球僅少數幾家公司掌握設計制造工藝。

“渤海是典型的淺水水域,航運繁忙、漁業發達,油氣田開發協調困難。幾十個油田、數百口油井,每年有幾百萬噸原油產量不能釋放。”威飛公司副董事長劉化國說。抓住這一市場機遇,2019年,威飛下大力氣對水下采油樹進行技術攻關,但研發資金與人才、技術力量都不足,作為技術帶頭人的劉化國深感壓力巨大,“有時感覺空氣都是凝滯的”。

“一定要幫企業啃下這塊‘硬骨頭’。”東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扈獻文經常走訪轄區企業,得知威飛研發存在困難,他第一時間想到東營石油技術與裝備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

東營高新區背靠勝利油田,經過多年發展,形成頗具規模的石油裝備產業基地,建成研究院、國家石油裝備產品質檢中心等近30個服務平臺,從“政產學研金服用”全鏈條幫助轄區企業解決技術創新和發展難題。

“研究院與國內有關高校、勝利油田等大型企業聯系密切,了解到威飛的需求后,從破解具體工程與工藝難題入手,為企業進行人才與技術的‘牽線搭橋’。”研究院院長曹國光介紹。不久,威飛牽手央企成立集科研、中試、產業化于一體的山東省海洋油氣鉆采關鍵裝備技術創新中心。

這是一套為威飛量身打造的“高校+央企+研發機構”全鏈條研發體系:10余個專業互相配合,繪制1264份圖紙,編制450份技術規范……再加上威飛自身的水上采油設備研發與生產經驗,僅一年時間,淺水水下采油樹從圖紙上“萌芽”。

進入車間生產,每一步都要精益求精。“關鍵零部件的生產有一點閃失,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隋中斐記得,僅油管懸掛器這一個零部件,為了滿足小于0.01毫米誤差的加工要求,技術人員反復研討推敲,終于解決了技術難題。生產過程中,只要企業有需求,研究院技術團隊就會到達一線,甚至一路跟到零下18攝氏度的測試環境里記錄檢測數據,及時給出建議。

“除了技術與人才優勢,研究院還有信息優勢。”隋中斐說,生產時需要一款特殊水下液壓閥,靠企業自己解決工期很長。焦灼時刻,研究院聯系到國內一家專業企業,雙方聯合攻關,縮短了生產工期。

多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7月17日,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淺水水下采油樹開發項目在渤海海域錦州31—1氣田點火成功,深埋于海底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氣通過威飛生產的水下采油樹穩定輸送到平臺火炬臂,單井試采氣量每天可達31萬立方米,可供約1500個家庭使用一年。

“種”下水下采油樹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要讓其“茁壯生長”。“量產一要完善零部件生產線,二要盡可能減少檢測與運輸成本。”隋中斐說,為了檢測,25噸重的“大樹”四處“奔走”,有的特種測試還要輾轉千里到指定實驗室進行,費時費力。“‘1到10’的階段又是研究院幫了大忙。”隋中斐說,研究院給予專家和技術保障,2023年,山東唯一的水下采油樹環境模擬測試實驗室建成,“大樹”不用出廠即可完成所有檢測,有效降低量產成本。

如今,威飛構建起“1+N”的研發體系,建成國內最深的水下系統模擬實驗平臺,并建立從淺水到1500米水深的全體系產業鏈。市場擴大的同時,整體交付周期也縮短2/3,研發和生產能力大大加強。

“最近,研究院在和我們進行深海油氣智能裝備的聯合研發,進一步延伸產業鏈。”走出車間,劉化國攤開一張圖紙,“海洋油氣藍海廣闊,端穩能源飯碗,我們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王克]
標簽: 采油  

相關新聞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