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推進品牌建設有利于優化供給結構促進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老字號作為民族自主品牌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的載體,是我國工商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凝聚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族記憶,兼具繁榮市場經濟的經濟價值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價值。202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明確提出要挖掘中華老字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消費潛能。如何加強對老字號品牌的保護和傳承,進一步挖掘以老字號為代表的國貨“潮品”消費潛力,對培育和壯大消費新增長點,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老字號是代表著高質量供給的“金字招牌”,這與消費者需求結構日趨品質化的升級方向相契合。按照老字號品牌認定標準,相關品牌企業需要面向居民生活提供經濟價值、文化價值較高的產品、技藝或服務。老字號之精髓,恰在于其堅守匠心獨運之道,致力于追求卓越之境,對品質之苛求達到極致,從而成為消費者信賴之典范。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全國現存并通過復核的老字號品牌共1461家,年營業收入超過2萬億元,顯示出老字號“金字招牌”對增強消費能力的重要帶動作用。
老字號的產生與發展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緊密相連。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老字號所面臨消費環境和消費對象也發生著巨大變化。從居民消費升級趨勢看,我國居民消費需求已經逐漸從量的擴大轉向質的提升、從生存型消費轉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從以物質型消費為主轉向以服務型消費為主,制約消費潛力釋放與升級的主要矛盾也已轉向供給端。從消費群體分布來看,年輕消費者已經成為消費主力軍。90后、00后新生代消費群體購買力日益增強,為我國消費市場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在市場競爭加劇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下,老字號唯有著力適應群眾需求、以消費升級方向確定企業發展策略,創造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才能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進而拉動消費潛能進一步釋放。
與高質量消費的發展要求相比,我國老字號企業發展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品牌形象老化與定位模糊。部分老字號的品牌形象可能因缺乏創新和更新而顯得老化,難以與現代消費者的審美和價值觀產生共鳴。品牌定位不夠清晰,在市場細分上缺乏深入研究和精準判斷,導致產品與服務未能精準對接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特別是對年輕消費市場的忽視。二是產品與服務創新不足。老字號企業通常擁有獨特的傳統產品和技藝,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市場中,單一的傳統產品供給可能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進而限制了消費潛力的釋放。三是品牌傳播力度有待提升。盡管老字號企業擁有較高的商業信譽和知名度,但部分老字號企業缺乏主動的品牌宣傳和推廣策略,導致品牌知名度局限于區域市場,無法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四是營銷渠道拓展不力。部分老字號的營銷手段仍停留在傳統模式,未能充分利用新媒體和數字化平臺進行營銷,導致市場覆蓋范圍有限,無法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進一步挖掘老字號消費潛力,關鍵在于適應消費結構轉型的趨勢,順應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市場變化特點,實現消費領域量的有效擴大和質的有效提升。一要重塑品牌形象,明確品牌定位。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準確把握實時市場動態和消費者行為偏好,明確目標消費群體,重新梳理和定位品牌形象,明確品牌的核心價值和差異化優勢,促使生產供給更加符合現代消費者的審美和需求。二要加強產品與服務創新,提升供給質量。結合現代科技和市場趨勢,在保持對傳統技藝的尊重和傳承的前提下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不斷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三要加大品牌傳播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老字號企業應制定系統的品牌傳播策略,通過廣告、公關、活動等多種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時,積極參與各類展會和評選活動,展示品牌實力和產品優勢,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的關注。四要創新營銷手段,拓寬市場覆蓋。順應數字時代的發展趨勢,將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不斷深度融合。積極引入現代營銷手段,加強與各類渠道的多方式合作,重點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如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以更廣泛的市場覆蓋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激發消費市場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