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24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接下來我國各方面工作高質量推進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指出,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業。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做強做優主業,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確保實現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的主力軍。為進一步講好新時代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的生動故事,推動國有企業實現更好發展,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國是廳欄目專訪了重慶市地產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事尤莉莉,以下為采訪內容。
重慶市地產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事 尤莉莉
人民論壇:請問您認為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什么?
尤莉莉: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從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角度來說,有幾個方面非常關鍵:第一就是要全面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國企改革發展的引領;第二就是企業需要強化核心競爭力和提升核心功能,這也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第三就是要進一步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從管理提升、核心價值創造、以及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到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等一系列行動。
談到國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一是以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明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我國新時代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是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科學理念。在深化國企改革中,要不斷深化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解,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地貫穿到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立足本身的資源稟賦、發展優勢,在地區發展大局中找準戰略坐標,明確發展目標。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切實把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統籌發展與安全,提高國有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三是優化資源配置,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資本、人才、技術等資源的配置效率。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圍繞戰略定位調整業務布局,做強主業、做精專業,促進企業內部專業化整合,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和企業資產配置,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推進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深化人事三項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中長期激勵機制等,激發員工干事創業激情,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四是數字化驅動發展,堅持創新發展、數智賦能,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過去幾年,重慶市地產集團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重點圍繞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等主業構筑智慧城市運營“數字底座”,打造企業“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建立和推廣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人民論壇: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重慶市地產集團的戰略規劃和未來方向?
尤莉莉:重慶市地產集團成立于2003年,隨著投資體制改革和土地儲備制度改革,我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19年就推行了市場化改革。重慶市委的六屆二次全會召開以后,重慶提出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的全面建設,集團積極響應這個號召。集團正圍繞打造智慧城市綜合運營商的戰略定位,構建以土地整治、工程建設、綜合地產、公共服務、數智科技、股權投資為核心的“雙核四驅”六大產業板塊協同發展體系。為實現這個戰略規劃目標,集團將以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堅持“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的工作導向,進一步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用好改革這個變量,扎實推進國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動、對標世界一流價值創造行動,立足重慶、服務成渝、輻射西部,以產業基金、數智科技、文化創意等優勢資源賦能,積極參與重點片區綜合開發運營、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重要場館和路橋隧的投建運、保障房和租賃住房運營管理等,在服務重大戰略、推動綜合開發、深化改革發展中重塑戰略支撐功能,助力重慶的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提升。
人民論壇:請您分享一下重慶市地產集團高質量發展的具體成功案例和經驗心得?
尤莉莉:我們在2020年的時候,投資建設一個市級重大建設項目——重慶開埠遺址公園。該項目是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重慶開放歷史文化保護利用,保護重慶開埠的歷史遺存,在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指導下,由重慶市地產集團負責實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結合企業定位和轉型方向大膽嘗試,取得了一些成績。
在項目打造時,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論述精神,力求“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讓文物“活起來”,真正“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
一是讓陳列館講故事。我們以立德樂洋行倉庫舊址為基礎,打造了重慶開埠歷史陳列館,采用當代藝術與科技手段創新展陳形式,生動講述開埠百年以來重慶的變遷。開發了面向中小學生、機關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群體的研學活動,通過歷史知識講解、沉浸式互動體驗等方式,講好重慶城市發展故事。
二是讓文物建筑講故事。該項目內有7棟文物和2棟優秀歷史建筑。在修繕時力求修舊如舊,尊重建筑技藝和藝術風格上東西方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特征,充分挖掘歷史資料,請教30余位歷史專家,翻閱近百本重慶開埠歷史書籍,“一棟一策”確定修繕方案。盡量采用原本的材質和工藝,為此從全國搜集最貼近的材料,征集非遺工藝匠人進行精細化修復。最終,我們高度還原再現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原貌,為城市保留住歷史記憶。
三是讓文創產品講故事。創立了文創品牌“開埠開物”,將館藏展品、本土元素與時尚創意設計相融合,開發3D冰淇淋、棒棒糖、衛衣、鼠標墊等文創產品,以“接地氣”的方式向更多人講述城市歷史,傳遞城市人文精神。(任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