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前端,工人操作電腦,實時把控溶解、反應、洗滌、干燥等工序;生產末端,磷酸鐵成品自動封裝,隨后搭乘貨車駛出大山,銷往國內外。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的貴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磷酸鐵的生產線開足馬力。
行走貴州,隨處可見火熱的生產場景。近年來,貴州發揮比較優勢,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調度一條生產線,需要多少人力?在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過去需要幾十個人協同作業的生產車間,現在只需幾個人。其中的關鍵,在于依托大數據進行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
“我們主要從事精密微特電機的研發和生產,每天有上千的零配件入庫,品種多、批量小、批次多,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主管采購的工程師趙維衛介紹,去年建成“5G+智能供應鏈協同數字中心”后,生產車間變得更“智慧”,零配件入庫出庫的周轉時間縮短20%,產品合格率整體提升10%,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
擁有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奮力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大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截至去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8年位居全國前列,近5年數字經濟規模復合增速達18.1%。
“作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貴安新區已成為貴州數據存儲運算的‘大機房’。”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婁松說,目前貴州擁有數據中心25個,其中超大型數據中心11個。
讓數據“聚”起來,更讓數據“跑”起來、用起來。貴州緊握算力、賦能、產業3個關鍵抓手,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迅速發展。預計到2025年,貴州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將實現年總產值3500億元,數字產業的長板進一步拉長。
貴州傳統產業種類多、體量大、市場廣、產值高,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貴州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傳統產業在轉型升級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遵義市播州區鋁土礦富集。為提升鋁企集聚力和鋁資源就地轉化率,當地陸續聚集起22家鋁土礦開采企業及10余家鋁深加工企業,建成鋁產業園,形成“礦山—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的一體化全產業鏈體系。
“除了鋁液直供、省去反復熔化,我們還探索建立起廢舊鋁鎂材料交易集散中心,增大鋁材基礎產能,提升鋁資源園區內就地轉化效率,將資源‘吃干榨盡’。”播州區工業經濟局副局長李齊祿介紹。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貴州各地積極探索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路徑,在補齊短板的同時,持續提升產業“含綠量”“含金量”,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