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新技術不斷涌現,科技產業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變化,特別是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出現變化,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已成為大國博弈的主戰場。各國爭相強化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積極構建創新生態系統,力爭在科技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我國和世界發展的歷史新方位,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科技創新進行了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部署推進一系列重大科技發展和改革舉措,為新時代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事關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系統工程,加快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是做好相關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需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打造更高質量、更富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為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深刻把握重要性和緊迫性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世界發展大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我們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充分認識新形勢下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準確把握科技改革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推動科技創新從注重發展速度和數量轉向注重發展質量和優化生態,在建設更高質量、更富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上切實發力。
一個生機盎然的創新生態系統,是由各種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創新生態系統以創新環境為基礎,以創新主體、創新資源和創新機制為核心要素,通過資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應用以及科技知識生產、流動、應用等環節的優化,形成系統的生產能力。
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充分挖掘創新主體的潛力,根據科技發展的需要,不斷激發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以及創新創業服務機構開拓創新的活力;需要加強創新資源的共享與流通,促進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加大對原始創新的資源投入,加強創新人才集聚和培養,為躋身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需要不斷完善創新機制,保障創新主體與創新資源有效協同,在統籌協調上發力,提升創新生態系統的運行效率和韌性。此外,創新環境是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基礎,決定系統整體效能的發揮,需以良好的創新環境激發和保障創新活動的開展,促進創新資源有效配置??梢哉f,建立健全面向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生態系統,是推進自主創新、提升創新能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必然選擇,要高度重視持續優化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緊迫性。
強化創新機制建設
創新生態系統需要統籌有形主體和無形資源,在創新要素的合理配置、創新資源的有效整合以及創新主體的協同互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促進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動態均衡,提高原始創新、基礎創新效能,實現關鍵領域的非對稱趕超。創新生態系統需適應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需求,更加強調通過系統內生的、原創性基礎性的新知識和新技術驅動系統持續高效運行。因此,加強對原始創新活動和創新過程的支撐和保障尤為重要。
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要堅持系統觀念,圍繞“為誰創新、誰來創新、創新什么、如何創新”,從制度建設著眼,對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全鏈條整體部署,對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關鍵創新資源系統布局,一體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形成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將這一系列重要部署落到實處,強化機制建設是重要一環。
創新機制是創新生態系統運行的助推劑。不同機制間互相支撐、彼此協同,共同驅動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與發展。為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推進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保障,需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建立健全創新鏈式傳導機制。要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對系統內鏈條各環節進行精準對接,建立廣泛的網絡強聯結,加速創新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實現創新在不同階段不同環節的有效傳導。一方面,不斷完善從創新鏈到產業鏈的轉化機制,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成果產出機制和以轉化應用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實現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與市場應用有機銜接、順暢運轉;另一方面,確保資金鏈、人才鏈對產業鏈、創新鏈的耦合匹配和全過程保障,實現良性循環和深度融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二是建立健全資源整合更新機制。創新資源是創新活動開展的基礎性驅動因素。將人才資源、技術資源、資金資源等各類創新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和及時更新補充,挖掘資源的潛在價值,能夠提高系統的創新能力和動態穩定性,保持競爭優勢和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領域國際競爭日趨白熱化,提升創新生態系統的資源更新自主可控能力成為適應國內國際發展環境變化的必然要求。必須著眼創新資源的高質量供給,促進創新資源聚集、供需匹配和優勢結合,完善重點領域項目、平臺、人才、資金一體化的創新資源整合機制,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和資源保障。
三是建立健全創新協同激勵機制。以創新生態系統驅動的創新活動,表現為主體間復雜的競合共生關系。在創新過程中,異質性主體通過開放合作、信息交換、資源互補等,促進有效協同創新,實現價值共創與共享。面對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需求,需不斷突破原有的地理和組織邊界,構建深度融合的產學研協作新模式,健全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建立科學公平的利益共享機制和風險共擔機制,制定和完善誠信制度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增強創新主體間的信任,營造安全穩定的融通創新氛圍,進而通過發揮創新主體各自優勢,在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中形成強大合力,推動創新生態系統創新效率和能力持續提升。
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出了要求。這是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對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作出的重要部署。
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新領域新賽道能夠充分體現技術持續進步和科技創新進程。對新領域新賽道的持續投入,能夠培育新的產業,實現彎道超車,提高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新領域新賽道持續涌現,能夠催生新的職業和新的人才需求,為人們提供更多新的就業選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新領域新賽道可能涉及全新的科學原理、技術方法以及商業模式,促使人們思考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能夠引發創新浪潮。這些都能有效激發創新生態系統的發展動力和活力,進而依靠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實現動力變革和動能轉換。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進一步建立健全面向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生態系統,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對此,需強化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在未來可能實現突破的新領域新賽道上,優化配置各方資源,打通關鍵堵點,統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等創新主體,形成特點鮮明、協同創新、開放合作的創新生態,力爭在關鍵領域、重點賽道實現突破。
一方面,要推動多學科交叉和跨界合作。新領域新賽道往往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和資源,因此,政府、企業、學術界和研究機構之間的緊密合作至關重要。另一方面,要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環境和氛圍。鼓勵創新思維,容忍失敗,鼓勵嘗試新方法,吸引各領域具備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大膽探索新領域新賽道。此外,還要根據新領域新賽道的需求特點,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機制,促進市場有效競爭;制定科學精準的政策更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動新領域新賽道的孕育、研究、開發、轉化各個環節,激發創新主體積極性。以此不斷激發創新生態系統活力,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使我國在全球創新體系中占據有利位勢。
促進全球科技創新合作
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一方面,協同創新、合作創新、開放創新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一帶一路”建設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果就是一個生動例證。10年來,中國與80多個共建國家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共建了9個跨國技術轉移平臺,有力地加強了科技創新合作交流,加速創新要素對接共享。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度改變知識的形態和結構,創新主體開放度不斷增強。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作用下,科技創新發展將更加迅速,創新主體將更加主動地開展合作。同時,各個國家創新領域不斷突破,各國創新生態系統的聯結、合作競爭與協同演化特征日益顯著。推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就要更好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進一步擴大科技領域開放合作,特別是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發力,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順應新趨勢,應對新挑戰,同世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的科技發展環境,促進互惠共享。
一是要努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這既是我國的大國責任擔當,也是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途徑。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創新資源,深入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治理,在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中更多承擔主導責任和協調作用。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支持各國優秀科學家來華工作,促進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創新交流。
二是要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基礎,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萍紕撔抡弑仨氝m應新的挑戰,加快構建面向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投資者共同參與創新的多層次開放式創新政策體系,鼓勵各主體敢于攻堅克難,不斷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新領域新賽道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顛覆性技術創新。
三是要處理好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既要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造更高質量的創新生態系統,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又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打破個別國家技術封鎖和“脫鉤斷鏈”圖謀,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使我國創新生態系統更具開放性、更富有活力。對此,要加快調整和優化國內相關政策,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提高我國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規則制定能力;要加快創新相關制度建設,消除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我國創新環境的國際競爭力。
(作者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