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在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府建設的驅動下,我國數字財政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數字預算績效管理作為數字財政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財稅體制改革和政府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向。一些政策的出臺也為數字預算績效管理建設指明了方向,如《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2.0版)》等。
在數字財政的框架體系內,各級政府進行了數字預算績效管理的探索和創新。有的省份創建了涵蓋專家評審、部門預算、財政專項資金、財政綜合支出績效管理,以及評價指標和標準庫、項目庫、專家庫、資料檔案庫在內的財政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預算績效工作信息化管理。有的省份通過積極搭建“預算+績效”一體化系統,撬動數字財政全新升級。有的省份以數據集成為支撐、以全生命周期為抓手,積極推進鎮(街)政府財政運行數字化績效評價。數字預算績效管理已成為下一步實現預算績效管理提質增效的重要路徑。
同時,數字預算績效管理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預算績效管理流程嵌入預算管理流程還不夠深入,存在“兩張皮”現象;預算績效信息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有待提高;大數據等信息資源和信息手段在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中的實質性應用還浮于表面;各部門、各單位、各行業績效數據壁壘依然存在等。對此,未來加強數字預算績效管理應從多方面發力。
首先,加強頂層設計,優化預算決策流程。站在數字政府建設的高度統籌謀劃數字預算績效管理,將數字預算績效管理納入數字財政和預算一體化框架中一體規劃、一體推進,引入“循證決策”和立項評估決策的理念,將績效信息作為預算決策和政府決策質量的重要基礎和依據。將事前評估置于預算編制之前,通過數字預算績效監管,實現政策和項目的“穿透式”監管,將績效評價結果信息作為下一輪預算安排、政策調整和管理改善的依據。
其次,強化數據利用,在預算績效管理各環節提高信息技術含量。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各環節大數據等信息手段和技術的應用深度和廣度,改變預算績效評估、監控和評價主要靠人工收集資料、填報報表、定性分析和打分評級這種“重程序,輕實質”的做法,在事前評估環節通過引入大數據分析加強行業研究和政策研究水平,推動財政政策和項目更加精準、可持續。在績效監控環節,通過加強關鍵績效指標的數據分析,實現監測、預警和“穿透式”監管;在績效評價環節,廣泛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預算支出與利益相關者的直接關聯,更加精準地評價產出和效益,提高評價的可信度和精準性。
再次,統籌預算、資產和業務,完善數字資產績效管理體系。落實《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關于“各部門及其所屬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國有資產績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績效指標和標準,有序開展國有資產績效管理工作”等要求,加快推進資產管理大數據系統建設,并將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和管理體系嵌入資產管理系統,實現資產管理節約、規范、安全、高效等方面的績效指標自動生成,實現可視化監測、評價和預警。
最后,強化成本績效,建立成本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要和預算一體化銜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角度建立支出結構和成本績效數據庫,做實成本績效標準。加強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應用,不斷提高成本預算績效管理的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