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軍,也是經濟活力的重要“晴雨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幫助企業恢復元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9%,增速比全國投資低4.2個百分點;今年1月份至4月份民間投資增長0.4%,比全國投資低4.3個百分點。盡管當前經濟恢復態勢良好,先后出臺了諸多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但民間投資增速仍處于低位運行,應引起充分重視。
近年來,民間投資增速放緩是多方面因素交織形成的。直觀看,民間投資增長低主要是受占比較大的房地產投資拖累所致。但也應看到,1月份至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0.6%,私營企業則下降22.5%,顯示出民企效益下滑較快。投資是長期性、風險性決策,當面臨需求不足、盈利預期下降、融資困難、轉型顧慮等問題時,通常會對投資信心形成沖擊。總體看,當前外部環境嚴峻復雜,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部分民企較為困難,存在不能投、不愿投、不敢投現象。故而,需要兼顧當前和長遠,將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從擴大內需、宣傳引導、拓寬空間、要素保障等角度注入確定性,用好市場辦法和改革舉措,讓民間資本形成穩定且良好的預期。
保持政策連續性協調性,持續擴大內需,確保中長期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通常需求不足會影響民企盈利能力和投資預期,故應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考慮“十四五”國內外形勢,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將擴大內需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相比很多國家不樂觀的復蘇前景和政策空間制約,中國更有條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今后一段時期仍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關鍵作用,保持政策連續性協調性、增強有效性針對性,避免出臺影響民間投資積極性的政策。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強政策指引和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既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又要引導民營企業家正確理解方針、政策,還要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讓民營企業大膽闖、放心干。同時,緊緊圍繞“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約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此外,引導民營企業發掘新的投資機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更多便利。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前提下設立“紅綠燈”,完善對新經濟以及新產業、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制度。
拿出實招和硬招,拓寬投資空間,完善守信踐諾機制,保障民企長期權益。一方面,要加強項目謀劃,篩選具備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好項目”,常態化向民企進行推介;另一方面,要發揮好重大項目牽引、政府投資撬動以及政府資金引導帶動作用。鼓勵民間資本及其聯合體參與“兩新一重”以及補短板項目建設,并積極利用投資補助、貸款貼息、以獎代補、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等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在此過程中,各地應依法依規出臺、落實優惠政策,拿出“真金白銀”來兌現承諾,不開“空頭支票”,并納入績效考核。
錨定關鍵領域,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要素保障,加快項目落地見效。鼓勵民營企業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社會民生等領域。要從用地、稅費、資金、審批等要素保障方面加大對民企支持力度,特別是要在金融領域形成政策合力。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作用,并鼓勵地方提供合規的增信措施,完善金融機構內部考評和盡職免責規定,加大對民企普惠金融、科技創新、制造業等支持力度。加快推出民企REITs試點,積極盤活存量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