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東數西算”成為關注焦點。“東數西算”工程啟動一年多,數據要素充分激活,算力存力需求激增。據統計,我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8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位,存力規模超過1000EB;在用數據庫標準機架的規模超過650萬架,服務器超過了2000萬臺。算力基礎設施的梯次供給體系已初步形成,“算、存、運”一體化應用體系正在逐步構建。
“東數西算”工程從系統布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近日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京津冀等8個國家算力樞紐建設進入深化實施階段,新開工數據中心項目超60個。西部數據中心占比穩步提高,“東數西算”干線光纖網絡和蘭州等中西部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加快建設,推動全國算力結構不斷優化。
“算力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算力中心基建化,保障優質算力服務高效供給,已成為發展數字經濟的必要條件之一。算力中心之于數字經濟,就像工業時代的電廠。算力中心在承載算力的生產、調度和供應過程中,為數據的加工、處理、挖掘、分析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浪潮信息高級副總裁劉軍說。
“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推動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集約化和服務化創新,對深化政企協同、行業協同、區域協同,全面支撐各行業數字化升級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劉軍認為,我國數據中心布局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失衡問題,東部地區應用需求大,但能耗指標緊張、電力成本高,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難度和局限性大;一些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豐富,氣候適宜,但存在網絡帶寬小、跨省數據傳輸費用高等問題。通過構建類似能源領域“西氣東輸”的“東數西算”工程,把東部的數據流動到西部計算、存儲,能夠改善我國區域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的布局。
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表示,“東數西算”作為解決東部算力供給難、促進西部算力利用的重量級工程,在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共同作用下,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效。
當前“東數西算”更多還表現為“東數西存”。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高丹坦言,各樞紐節點推動數據中心建設步伐加快,帶動了我國算力水平有效提升。但與之不相匹配的是,存力發展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高質量算力網絡體系的建設。
隨著新市場容量迅速增長,存儲供給量嚴重不足。“‘東數西算’工程推動了東西部地區數據中心對冷熱數據的專業化分工處理。由于數據的價值挖掘以存儲為前提,需求巨大,考慮到上架率等限制了存儲的實際供給水平,到2025年,我國將有超過420EB的巨大存儲缺口亟待補充。”高丹說。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吳非表示,“東數”要想更好實現“西算”,算力是中心,存儲則是根基,海量數據要想算得好,得先存得下、讀得快。
在“東數西算”工程中,西部并非只承接存儲功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備份。隨著中西部地區數字經濟潛力不斷釋放,帶動了針對AI訓練需求的“東數西訓”以及用于影視、游戲后期制作環節的“東數西渲”等新業態,同時也對存儲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計算速度已達納秒級,但存儲I/O速度最快只能達到微秒級,存算均衡尚有較大發展空間。”高丹說。
新需求、新應用對底層的存力平臺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海量存儲更安全、更可靠,又要實現數據跨區域靈活流動,還要支持融合應用場景,并且符合綠色低碳存儲。“東數西算”打通了多元數字業務場景,激發了豐富的應用需求,要實現東西部數據的無障礙無延遲流通,擴大軟硬件及應用生態,更需要推動融合、智能的一體化存力布局。
“只有實現東西部存力一體化,才能應對‘東數西算’海量豐富的存儲新需求。”中科曙光存儲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新鳳介紹,目前曙光建立了海量自研分布式存儲集群,同時發揮存儲全棧技術能力,布局存力一體化,將存儲和計算資源進行整合,實現“東數西算”存力統籌調度。
中國計算機行業協會信息存儲與安全專委會秘書長陽小珊認為,數據存儲首先要安全合規,要降低開源軟件依賴,提高存儲技術自研能力。
“存算融合是解決算力瓶頸的有效手段。”吳非介紹,隨著“東數西算”跨域應用平臺規模不斷擴大,計算和存儲節點數也將不斷增加。然而,采用存算傳分離的結構會導致傳輸的瓶頸變大,限制了高質量算力發揮,進而導致存力、算力和傳力變得相對薄弱。要通過協同調度和統一管理來提高存力、算力和傳力的整體效能。
高丹表示,存儲能力與計算能力相互匹配,可以實現成本、賦能效果和能耗的大幅優化,并推動各領域供應商重視合作,打通行業壁壘,有助于打造良好的產業生態,提升我國數據中心行業整體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