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薈】
我國現有111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科學設計布局旅游休閑街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加快建設旅游休閑街區,呼應人們消費模式的變遷以及新型休閑消費方式的訴求,從而有效滿足人們旅游休閑消費需求、延伸旅游休閑消費鏈條、拓展旅游休閑消費空間、增強社會消費的內生動能、持續推動內需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內需質量的顯著提升,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大戰略以及激活消費、擴大內需的大背景下具有特殊意義。
在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發展過程中,既需要充分考慮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所對應的旅游休閑消費業態的多元化,也要考慮到旅游休閑消費檔次的大眾化,更要考慮旅游休閑消費產品的文化特色。
為此,一方面,要鼓勵旅游休閑街區充分深入分析在地文化基因,挖掘在地文化特色,通過旅游休閑產品的迭代更新和創新探索,讓人們在玩得開心的同時玩出品位;另一方面,要讓文化成為旅游休閑最重要的消費背景和賦能因素,讓人們在旅游休閑消費中潛移默化地感受文化、感悟中華文化之美。
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是構建“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機制的有效路徑。突出旅游休閑功能是城市功能的重要回歸,強調街區化布局是集聚經濟的內在要求,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和外源性的吸引力。
應該說,現有的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在業態發展、產品創新、服務優化、模式探索等方面都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經驗,對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也產生了積極影響,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反響。今后,在深化發展過程中,除了遵循《旅游休閑街區等級劃分》相關要求外,還可以關注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要處理好模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科學分析客源市場潛力,深入挖掘地方元素與在地文化,在揚長避短的基礎上充分體現地方特色,避免人云亦云、照搬照抄。
要處理好規模與品質的關系。在街區發展過程中,需要有“頂天立地”的標志性大項目,以此帶來穩定的基礎流量,但同時也要有“鋪天蓋地”的共生性小業態,保障持續的“留量”,讓旅游休閑消費能夠沉淀下來。有大有小、大小結合,形成具有互補共生能力的產業生態系統,旅游休閑街區才有持續的生命力。
要處理好主題聚焦與業態多元的關系。任何一個旅游休閑消費街區,都需要有聚焦的鮮明主題,同時在業態構成上則要注意混搭多元。通過主題樹立街區的市場認知與形象,滿足游客在街區空間停留期間多元的消費期待和體驗訴求。
要處理好產品品牌與文化嵌入之間的關系。品牌化產品聚集是街區空間吸引力的重要保證,同時要注重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協同。讓文化傳播化于街區日常消費之中,讓旅游休閑街區成為城市故事無聲的講述者,讓人們在流動的消費中獲得文化的熏陶和享受,讓文化的氛圍提升產品的品位,在潛移默化中促進文化的流動與傳播。
要處理好本地經營與異地拓展的關系。具有影響力的旅游休閑街區不僅要練好內功、挖掘本地消費存量,同時還要積極地將街區品牌、運營能力、商業模式等總結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拓展向更廣闊的空間。
(作者:厲新建,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宋昌耀,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