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就業類型更加多元,就業形式更加靈活,用工管理方式平臺化、數字化,用工主體小型化,用工關系更加復雜。
這個變化因何而生?對就業市場有何影響?2月27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的“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研討會在北京舉辦,與會嘉賓圍繞“發揮數字經濟平臺優勢 促進高質量創業就業”主題,暢談數字經濟平臺在推動生產力進步和高質量充分就業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
拓寬創業路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說:“數字經濟中的平臺企業推動各種新就業形態脫穎而出,創造了很多新職業。”
“我的滑板品牌叫作‘逆山’,之所以選擇做滑板,是因為滑板象征著年輕和冒險,正如我當時渴望創業的心情一樣。”滑板品牌“逆山”創始人王雅雅說,“剛開始,我每天自己在廣場上練習滑板,遇到感興趣的人,就教他們玩滑板。后來,為了滿足一些朋友的需求,我做起滑板代購,并注冊了自己的微博,在優酷上發自己玩滑板的教學視頻和技巧視頻。隨著更多的網友開始關注我,2010年,我的第一家淘寶店誕生了。”
新一代年輕人大都是互聯網“資深”人士,他們對數字經濟更加熟悉、更有好感,也樂于選擇借助平臺開拓自己的創業之路。
陳萬佳是來自義烏的“00后”創業者。他的曾祖父開創了家族紅糖企業,陳萬佳從8歲便開始學習紅糖制作技藝。盡管紅糖的市場規模達百億元級,但紅糖行業依然面臨諸多困境。“2019年,我報考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專門學習電子商務。要想從這里畢業,必須開設一家月銷售超6000元的網店。”他說。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表示,討論就業問題不能只談就業,而是要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沒有發展,就業就失去了支撐。近年來,平臺經濟發展最迅速、創新最活躍,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顛覆性技術與應用場景、商業模式的融合創新是平臺經濟迎來發展機遇的核心動力。另一方面,在創新驅動下,企業成長速度加快,企業主體規模增大,市場結構和社會效率也在同步發生變化。
王一鳴調查發現,傳統的線下營銷模式發展空間常常受到限制,經營成本高、效率低。平臺則幫助小微企業實現了數字化的獲客、成交、履約等全流程管理,也幫助小微企業改變了業態,穩住了就業大盤。
湖南舜華鴨業曾經面臨巨大的困境。湖南舜華鴨業副總裁吳平勝介紹,疫情以來,舜華鴨業增長受挫,公司決定走轉型升級的路線,即由傳統農業企業向互聯網數字化企業轉型,由傳統罐頭技術產品向充氮保鮮產品、冷鏈產品升級。她介紹:“這三年,舜華鴨業通過電商拓展新的市場,公司產品通過網絡、物流發往全國各地。公司渡過難關,電商平臺和新零售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疫情之中,有很多這樣轉危為機的企業。他們的求生之路有三個關鍵詞:新時代、平臺經濟、高質量充分就業。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說:“產業數字化表現為包括互聯網經濟、平臺經濟+行業、互聯網+行業相融合的平臺經濟,互聯網一旦和行業嫁接就可以賦能千行百業,創造出大量就業機會。”
完善市場規則
近幾年平臺經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專家提醒,需要高度重視平臺經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態勢明顯減弱的趨勢性問題。張連起表示,這要求我們為平臺企業營造包容性監管環境,精準把握規范與發展的關系,大的平臺企業也應調整競爭姿態,避免行業內耗。同時,作為監管部門,要為企業發展多謀劃、多服務,引導平臺企業消除阻礙、凝聚合力。
“平臺用工的社會保障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很復雜,解決起來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算法控制問題、就業技能提升問題、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問題。”王一鳴認為,這些問題都是發展中的問題,但不發展問題更大,因此要規范引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當前最為迫切的是加快向常態化監管轉變。
張連起認為,要為平臺企業營造包容性監管環境,精準把握統籌發展與安全,完善市場公平競爭規則,進一步為平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數字經濟能夠成為就業“蓄水池”,關鍵在創新,亮點也在創新。鐘章隊認為,信心非常重要,要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給予他們放開手腳、大膽去闖的空間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