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人民時評)
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讓農村具備更好生產生活條件,不僅宜居宜業而且更加美麗
強化規劃引領,統籌資源要素,動員各方力量,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實施機制,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讓鄉村建設行動扎實穩妥推進,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不久前,中辦國辦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進一步明確了鄉村建設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樣,對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提升鄉村宜居宜業水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強調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到2021年、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作出具體部署,再到《方案》明確了鄉村建設行動的任務書、路線圖,一系列部署安排,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鄉村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傳遞出我國重農強農的堅定決心和堅強信心。
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讓億萬農民生活得更美好。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既要讓鄉親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也要讓村莊越來越美。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進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各地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健全,部分領域還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與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差距。我們要按照《方案》部署,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讓農村具備更好生產生活條件,不僅宜居宜業而且更加美麗。
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必須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多想想、多問問農民滿意不滿意。經過多年的發展,鄉親們對于鄉村規劃怎么設計、鄉村產業怎么發展、文明鄉風怎么培育等,有了越來越明確的需求。此次《方案》提出,加強鄉村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建設,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治理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瞄準鄉親們的急難愁盼問題,“硬件”“軟件”結合,既統籌兼顧,又重點發力,必將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
縱觀我國鄉村,從南到北,有山區也有平原,自然稟賦條件各異;從東到西,有發達也有欠發達,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面對巨大差異,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必須堅守的一條基本原則。因此,鄉村建設既要結合農民實際需求,也要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同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相協調,合理確定公共基礎設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不能“一刀切”,不搞齊步走。與此同時,也要注重保護、體現特色,在實現鄉村建設與自然生態環境有機融合的過程中,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鄉村建設既涉及農村人居環境、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也涉及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點多面廣,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要強化規劃引領,統籌資源要素,動員各方力量,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實施機制,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認認真真把《方案》貫徹落實好,讓鄉村建設行動扎實穩妥推進,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