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主要起始于改革開放以后,其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初步探索、持續發展、深度調整和全面推進四個階段,且每個階段都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以來,我國在農村綠色發展方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態文明制度規范和文化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矚目的成就。面對新時代對農村發展提出的新定位,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高度關注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完善農村生態文明制度和文化建設、加強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組織領導和資金投入,助力鄉村振興的全面實現。
【關鍵詞】鄉村振興 農村生態文明 美麗鄉村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
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主要起始于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環境保護政策的發展歷程反映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在特定時期的關注點。按照農村環境保護政策在不同時期的側重方向和發展特點,可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大致分為初步探索、持續發展、深度調整和全面推進四個階段。
初步探索階段。1979年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提出“要認真研究防治化肥、農藥對作物、水面、環境造成污染的有效辦法,并且積極推廣生物防治”。反映黨和國家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期對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廣泛重視。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出臺,農村環境也被列入法律保護的范圍。隨后,一些農村地區在政策指導下,相繼建立起農村環境管理機構。隨著黨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在隨后出臺的《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國發[1984]64號)等一系列文件,在規定了防治污染和自然環境破壞的同時,也對保護農村環境,防止農村環境污染有所關注。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直接關于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仍然相對較少且內容較為零散。
持續發展階段。1992—2004年是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發展階段。這一時期,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農村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但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使得農村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為進一步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1992年出臺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廣生態農業。1994年頒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也指出要積極推動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走向21世紀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隨著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逐步重視,國家環保總局于1999年專門發布《關于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提出了具體要求。2001年出臺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五”計劃》對“十五”期間環境保護工作作出新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改善農村環境質量是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這一階段,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行,農村環保政策內容更加全面和細致,政策可操作性顯著提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深度調整階段。2005—2011年是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度調整階段。伴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深入改革,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深度調整階段,主要表現為對農村環保資金以及政策內容等方面的調整和改革。200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出臺,就改善農村環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出一系列舉措。2006年,國家環保總局印發了《國家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為有效控制農村環境污染,進一步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2008年,國務院首次召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會議,重點強調要統籌考慮城鄉環境保護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農村環保的政策體系和長效機制。這一階段,政府主要從城鄉協調發展的角度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進行整體布局和深度調整。較之前相比,這一時期黨和政府不僅強化了相關政策的出臺,更加強了組織領導和對農村環保資金的管理。
全面推進階段。2012年,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我國有關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政策也密集出臺。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出了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加快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目標。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建設生態宜居的社會主義新農村。2018年,《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文件的出臺,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保持戰略定力,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復。”這為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指明了重點和方向,是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遵循。這一階段,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目標在于建設美麗鄉村,從鄉村振興的角度對農村環境治理進行總體部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有了更高的目標追求。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
綠色發展方式逐步建立。產業振興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和發展過程中,各地農村依托自身優勢資源和區位特色,走出了一條各有所長的生態產業振興之路。一是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農村生態產業發展的成功典型范例,如河北塞罕壩的成功經驗,不僅僅是對環境面貌的改變,它還創造了巨大的生態及經濟價值,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浙江安吉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成功經驗,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樣板。二是積極利用現代先進科技創新成果,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生態化,我國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步改善,通過在農業中植入創意元素,將農業資源、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實現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
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場硬仗。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生態宜居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明確要求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2018年底至2019年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等相繼出臺,這些政策的有效落實使得農村垃圾、污水、面源污染等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村容村貌,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相關數據顯示,到2019年上半年,全國80%以上行政村的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近30%的農戶生活污水得到處理,農村改廁率超過一半,污水亂排亂放現象明顯減少,廁所衛生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農村生態文明制度規范建設不斷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2014年4月新修訂《環境保護法》也對農業環境保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進行了原則性規定,雖然還比較寬泛籠統,但也為農村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提供了必要的國家層面的法律保障。除了全國層面的法律法規外,地方性立法也開始關注農村環境保護。隨著地方性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出臺,地方層面的農村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也逐步完善。
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初見成效。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的基礎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等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和觀點已廣泛傳播,已形成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文化資源,并深刻影響了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的生態環境觀和生活行為習慣。總體上來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綠色發展之路已形成共識,生態化生活方式在農村的認同度逐步提高,并表現在其生產和生活行為方式中,如主動參與廁所改造,濫用農藥、隨意焚燒秸稈等行為越來越少,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初見成效。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
農村生態環境污染依然較為嚴重。首先是農業面源污染嚴重,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農膜的濫用,以及畜禽和水產養殖業帶來的污染都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2018年我國農用化肥施用量高達5600多萬噸,而利用率僅為30%左右,大量農用化肥流失到土壤中,對水資源和土壤造成嚴重污染。雖然我國農藥使用量呈下降趨勢,但2018年農藥使用商品量仍超過150萬噸,同時由于缺乏對農藥包裝物的有效回收機制,隨意丟棄現象嚴重,農藥包裝物中的殘留農藥同樣也是污染源之一。此外,殘存在土壤中的大量農膜,以及畜禽和水產等規模化養殖業水污染物排放也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除了面源污染形勢嚴峻,農村工業污染、農民生活污染同樣不容忽視。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資金投入不足。資金投入不足是制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瓶頸”。一是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雖然近些年來在農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離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對農村環保基礎設施的已有投入,絕大多數是能為地方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的項目,而大量無法直接創造經濟收益但卻對地方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具有重要影響的基礎設施建設則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由于資金投入不足,目前相當一部分農村的垃圾、污水排放沒有得到有效治理。二是適合農村環境保護的科技創新投入不足,面對農村的垃圾、污水排放問題,往往將治理城市垃圾和污水的技術照搬到農村,但這些技術并沒有考慮到農村環境污染的分散化特點,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站往往被閑置。
農村生態文明法律制度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雖然黨的十八大以后,國家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推進農村環境治理的文件,但這僅屬于政府規章層面,法律位階不夠高,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長效機制的法律基礎尚不牢固。雖然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也有涉及農村環境保護的內容,但大多是對縣鄉政府在農村環境保護公共服務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中基本職能的原則性規定,缺乏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項法律法規建設明顯滯后,并且現有的涉及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法律規范覆蓋面較窄,不能有效覆蓋農村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等關鍵領域。同時,作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制度支撐的農村自然資源產權和用途管制制度,以及生態補償和績效評價制度建設還有待加速推進和完善。
農民的生態文化意識仍需加強。雖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耳熟能詳,但當二者發生矛盾時,偏重金山銀山的短視行為依然存在。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雖然各級政府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最終的建設主體和受益主體仍然是農民,缺席農民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注定不會成功。然而在實際中,廣大農民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觀的內涵和意義的理解還不到位,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還沒有真正形成。特別是地處相對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農民,由于教育知識水平較低,還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加之受限于小農經濟觀念,他們更看重短期經濟效益,往往重開發而不考慮或較少考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甚至為了經濟利益而做出破壞環境的行為。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前瞻
加強農村生態保護與治理,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我國農村環境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與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方式的不合理有關。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棄物無法實現有機循環利用,必然造成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損害農村人居環境。因此,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大對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一是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高農藥化肥利用率,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加快有機化肥推廣,探索生態農業發展之路;二是強化養殖業、工業污染和農膜等白色污染專項整治,加強對土壤資源的管控和修復。生態宜居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農村垃圾收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特別是要總結“廁所革命”實施以來的經驗和教訓,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切合實際地科學規劃廁所改造的有效實現模式,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大力促進生態產業振興。一是必須加速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農業生產方式向清潔循環的集約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強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應用,建立覆蓋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農業產品加工和服務流通的全產業鏈綠色化農業發展模式;依托區域資源優勢,開發特色生態農業產品,加強農業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大力發展綠色休閑農業,加快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二是促進農業資源循環利用,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積極推進農業清潔生產,低碳發展,提高禽畜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立完善的農業用水管理制度,依靠技術進步,發展節水技術,推廣污水治理和回用技術,加強水資源的保護和循環利用。
完善農村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強化組織領導與激勵。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一是要盡快在國家層面建立一部關于農村環境保護的專門性法律法規,并通過配套法律規范建設逐步將農村生活垃圾污水的處理要求、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要求,以及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的使用標準、農村工業生產中的排污標準、規模化畜禽養殖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標準等全面納入法律規范,實行最嚴格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二是要加速農業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建設,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等農業自然資源的確權登記,明確和細化農村自然資源的所有權、經營權、承包權、流轉權,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是加強組織領導和激勵機制建設,細化落實縣市、鄉鎮、村三級組織的責任分工,加快建立農村生態環境信息資源共享和監管大數據平臺,建立健全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績效評價與問責激勵制度,以科學評價和精準問責與激勵助推農村生態環境的良好治理。
加強農村生態文化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農村生態文化建設是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是加大生態文化宣傳教育,通過推出生態保護典型案例和作品,提高廣大農村農民對生態保護的認知和重視,讓生態文明思想在農村大地扎牢、扎實,提高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生態文化自覺意識;二是深入推進創建綠色鄉村,鼓勵綠色消費,推廣環保清潔能源,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逐步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態消費觀和生活方式,推動農村生態文化發展。此外,各級財政應該加大投入,“扎實推進鄉村建設,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立足現有村莊基礎,重點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逐步使農村具備基本現代生活條件”。
(作者為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基于目標管理的跨行政區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績效問責制研究”(項目編號:17CZZ021)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姜文來:《加快構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中國環境報》,2021年1月6日。
②符明秋、朱巧怡:《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現狀及對策研究》,《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4期。
③司林波、裴索亞:《跨行政區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的績效問責過程及鏡鑒——基于國外典型環境治理事件的比較分析》,《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期。
責編/周小梨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