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深刻、系統、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看待中華民族歷史,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發展眼光推進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歷史研究中增強歷史自覺
堅定文化自信,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看待中華民族歷史,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首先必須增強歷史自覺。馬克思主義認為,自由是必然的認識和世界的改造。人們只有掌握了歷史發展規律,在揭示其客觀必然性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獲得真正自由。歷史自覺是建立在正確把握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基礎上,深刻領悟自身的歷史定位,形成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意識,主動營造歷史發展前景。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高度歷史自覺的民族,歷來注重記錄歷史、學習歷史、借鑒歷史。歷史是一面鏡子,它可以告訴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因此,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深刻認識“歷史何以發生?”“又將走向何處?”“我們處于歷史長河中的何處?”“我們所扮演的歷史角色,又能賦予我們生命怎樣的意義?”等問題,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歷史自覺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決定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的思想成熟度,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政黨治國理政的能力與水平。中國共產黨作為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大黨,之所以興旺發達、永葆生機活力,就是因為它站在歷史活動實踐主體的高度,能夠正確把握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規律,深刻洞察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使命,以高度的歷史自覺牢牢掌握自己的前途命運。
黨的百年歷史和實踐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是具有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征和顯著優勢。正是因為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凝神鑄魂、匯聚力量,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科學評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自覺,歷史自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必須科學評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其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凝聚著中華民族認同的“共同記憶”,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內心深處,至今仍然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并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催生出中華文明,蘊含著深刻影響和改變世界的許多重大文明成果、豐富的倫理道德資源和治國理政資源,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構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世界,蘊含其中的民族精神,集中體現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思想觀念,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把各民族凝聚成為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認同,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基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源泉。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源自世界社會主義運動500多年的歷史演進,源自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歷史傳承,源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180多年的苦難輝煌,源自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多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的奮斗歷程。因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豐厚滋養,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源泉。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始終堅持“兩個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滋養,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激活中華文明,推動中華文明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堅持科學分析與揚棄繼承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自信的文化根源,能夠增強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堅持科學分析和揚棄繼承相結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繼承和弘揚其中的優秀成分,不斷光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文化自信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相結合。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表達方式,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機統一起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堅持研究闡釋與保護傳承相結合。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厘清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闡釋中華文化發展的“主流”和“支流”,把握中華文化發展規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文物和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以文字、圖片、影像等多種形式保存和展示出來,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
堅持立足中國與面向世界相結合。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文明的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要立足中國大地,始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同時要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加強文明的交流互鑒,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本文系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高校思政治理論課專項項目“結合‘基礎’課程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研究”(課題編號:TJSZZX17-026)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田玉敏 天津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淑玲 天津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