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快遞業加快“提質增效”步伐
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乾元鎮第一產業智慧物流園區的某公司物流中心內,工作人員給機器人分配快件。
王樹成攝(人民圖片)
中國國家郵政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近日聯合印發《“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提出規模實力、基礎網絡、創新能力、服務水平、治理效能五大方面目標,預計到2025年,郵政業年業務收入超過1.8萬億元,日均服務用戶超過9億人次,快遞業務量超過1500億件,形成多個年業務量超過200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的郵政快遞品牌。
有效促進消費升級
山東日照海鮮、湖南懷化冰糖橙、陜西咸陽獼猴桃、寧夏銀川枸杞……隨著郵政快遞越來越便捷快速,全國多地的土特產“飛入”尋常百姓家。根據中國國家郵政局數據,2021年中國農村地區收投快遞包裹總量370億件,帶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超1.85萬億元。
專家表示,中國郵政快遞業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中國年快遞業務量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已有8家快遞企業成功上市,形成3家年業務量超100億件、收入規模超1000億元的品牌快遞集團;連接城鄉、覆蓋全國、通達世界的快遞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快遞網點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年新增就業保持在20萬人以上;郵政快遞網絡日均服務用戶近7億人次,重點地區間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到58小時左右。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增長明顯,西部地區業務量基本持平;全網每天有1億件包裹是到農村的,更多承載著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鄉的使命;郵政快遞業在促進消費升級、暢通經濟循環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
亟待破解轉型中的問題
《“十四五”郵政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規模實力、基礎網絡、創新能力、服務水平、治理效能五大方面目標,設定了郵政業業務收入、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重點地區快遞服務72小時準時率、8家頭部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增長、可循環快遞包裝保有量等12項指標。無論是快遞進廠、快遞進村、完善寄遞網絡體系等均衡發展議題,還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和北斗導航等行業科技創新發展路徑,或是快遞出海、智慧郵政、綠色包裝、低碳作業等具體要求,《規劃》為中國郵政快遞業發展點明方向。
在郵政快遞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并發”問題。記者了解到,一些快遞公司非法使用用戶信息、虛構服務交易、倒賣快遞運單,快遞過度包裝、隨意包裝、塑料污染,快遞從業人員的工傷保險、住房、醫療等合法權益仍需進一步改善。諸多現實問題背后,是郵政快遞業從快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破解的轉型挑戰。
“在持續高速發展過程中,行業基礎建設存在一定滯后,需要統籌推進、精準施策,夯實安全、質效、規范、綠色的發展基礎。”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要增強安全防控能力,維護產業安全,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穩步實現差異定價、優質優價,實現行業有價值、企業有利潤、員工有尊嚴、用戶有好評;旗幟鮮明反對損害行業權益、員工合法權益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旗幟鮮明維護市場秩序,集中治理惡性低價競爭、超范圍經營和空包;堅持減污降碳并重,加快推進快遞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明確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實施路徑。
持續提高行業服務能力
智能服務系統幫助企業“一鍵發貨”,快遞物流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讓快遞收寄、分揀、運輸、投送、倉儲各環節更加智能,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在多場景實現常態化運營;電子面單、智能路徑規劃、環保袋、循環箱、綠色回收箱等減碳方式不斷推廣,郵政快遞業成為“流動的綠色”……《規劃》中,一幅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的行業藍圖徐徐鋪展。在不遠的將來,“村村通快遞”,國內重點城市“次日達”、周邊國家主要城市3天達、全球主要城市5天達將成為現實。
與此同時,郵政快遞行業的“軟支撐”也在不斷加強。2021年7月,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提出合理收益分配機制、保障快遞員合理勞動報酬、提升快遞員社會保障水平等8項重點任務。今年1月,《關于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聚焦農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實際問題。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郵政快遞業由大到強的必由之路。”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表示,下一步,郵政快遞業發展著力點有幾個方面:一是健全供給體系,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推廣供應鏈、醫藥、冷鏈、快運等專業化服務;二是提升供給質量,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管,不斷強化監管執法;三是實現產業融合,鞏固電商市場基本盤,聚焦重點領域,推動“快遞進廠”,穩步推進“快遞出海”,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四是分類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加強末端服務能力建設,強化快遞員合法權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