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黨的建設為引領推動共同富裕提質增效
全國黨建研究會會長 李智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要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政治優勢,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精準匹配干部、人才資源,全面加強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建設、高素質勞動者隊伍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為什么要實現共同富裕、怎樣實現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緊密結合時代要求的重大理論創新。要深入學習領會這一重要論述的精髓要義,把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偉力。
加強黨對推動共同富裕的全面領導。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強區域協調發展的頂層制度設計,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促進共同富裕。
著力鍛造推動共同富裕的堅強領導班子。要持續抓好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不斷優化班子結構和整體功能,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激勵廣大干部在推動共同富裕中奮發進取、建功立業。各級領導班子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以有力的作風建設推動共同富裕提質增效。要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著力解決一些干部政績觀錯位問題、不求實效問題、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以及群眾反映強烈、影響推動共同富裕群眾基礎的問題。
科學謀劃精心組織提升推動共同富裕的能力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 龔維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面向未來,要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在高質量發展中推動共同富裕。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動共同富裕,必須堅持把黨的全面領導擺在首位。健全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全面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貫穿推動共同富裕的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提升領導干部推動共同富裕的能力。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推動高質量發展。
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要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在更高水平上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讓城鄉居民能夠更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高效公平配置。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切實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各地要從現實和可能兩方面,分階段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實打實地一件事一件事辦好,讓人民群眾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 黃一兵
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偉大變革中,我們黨對共同富裕的認識越來越深化、規劃越來越清晰、實踐越來越豐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也越走越寬廣。當前,我國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新征程上,必須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夯實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必須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完善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必須通過創新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完善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機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強化基本公共服務,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凝聚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文化力量。必須把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為重要任務,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在深化改革中持續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在開放包容中不斷提升中國文化感染力和中華文明影響力。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營造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利環境。必須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創造良好國際環境、開拓廣闊發展空間。
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之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 趙志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守正創新精神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實踐和經驗具有普遍意義。
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凝聚起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共克時艱、攜手走好共同富裕之路的磅礴力量。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決摒棄資本至上、物質至上、金錢至上的錯誤傾向,切實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實處,統籌推動各方面建設、各區域進步、各要素成長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相得益彰,兜牢民生底線,提高全民素質,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宏偉目標不懈努力。必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不折不扣推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實落地,以更加強大的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發展輸入充沛動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為高品質生活創造充裕條件,促進不同區域新質生產力均衡發展。要健全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共享機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不斷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使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的過程成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過程。
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 張來明
促進共同富裕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眼光。經過長期不懈奮斗,我國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飛躍,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要看到,促進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歷史過程,還會面臨一些困難挑戰;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促進共同富裕,需要付出更有成效的努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包括“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黨的二十大重申了這一點。我們要鍥而不舍向這個目標進發。
促進共同富裕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精神并用以統一認識、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促進共同富裕必須有機融入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探索多種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眾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
促進共同富裕必須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把握好時度效,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穩扎穩打、循序漸進,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構建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評價體系
十三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張 季
構建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評價體系,應當圍繞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三大目標,突出農業生產體系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現代化、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現代化、農村基礎設施體系現代化、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現代化、農村生態文明體系現代化、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八大外延,建立一套涵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要內容,能代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具有客觀性、可操作性,符合統籌城鄉、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科學評價體系。
農業高質高效方面,關注人均糧食占有量、土地規模經營適宜水平、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基本農田保有率、農業和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率之比、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集中居住匹配度等關鍵指標。
鄉村宜居宜業方面,關注縣域內城鄉基礎設施便利化程度、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水平、農村人居環境發展水平等重點指標。
農民富裕富足方面,聚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水平之比、農村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等指標。
通過構建中國特色農業農村現代化評價體系,展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趨勢,展望2035年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時的美好圖景。根據各指標的權重,明確重點任務,指導各地把握正確方向。各省區市可對指標體系進行調整優化,選取適合自身特點的指標,因地制宜確定目標值、權重等。同時,可考慮適時對國家農業農村現代化進展情況進行評估,找出短板弱項,對工作進行適時優化,更好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擴消費穩增長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劉世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把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在突出位置,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錢”掛鉤政策,讓有意愿的進城農民工在城鎮落戶,推動未落戶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
當前,實現穩增長中的一個重點是擴大消費。如何才能擴大消費?首先要創造條件努力增加勞動者收入。從現階段擴大消費、縮小收入差距等角度看,要重視并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中的“未落戶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快推動相關改革和政策調整,帶動農民收入增長、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改善、產業穩定增長和結構升級。
去年,浙江出臺《浙江省推動落實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實施方案(2023—2027年)》。保障農民工等非戶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要重視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要重視人力資本投資,讓農民工等更好享有基本公共服務,進而推動實現擴大消費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