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美育涵養(yǎng)“美麗心靈”(新論)
年輕人通過認識和理解中華大地上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可以形成開闊的視野和包容的心態(tài),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審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對于立德樹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
中華民族擁有5000多年燦爛文明。今天,美在中國有了更加多元、開放、包容的形態(tài)。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用美育涵養(yǎng)“美麗心靈”,不妨從教育引導年輕人熱愛藝術開始。當代中國,各種藝術形式和多種藝術風格碰撞交匯,琳瑯滿目。在“雪如意”“冰玉環(huán)”等冬奧會場館,可以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內涵,欣賞豐富多彩的中國元素;透過敦煌壁畫,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歷史,體會不同文明交相輝映的魅力……年輕人通過認識和理解中華大地上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可以形成開闊的視野和包容的心態(tài),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引導年輕人接近、欣賞中國文藝作品之美,有助于賡續(xù)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在源遠流長的中華美學傳統(tǒng)中,古代先賢們秉承“德藝雙馨”“藝品如人品”等理念,將優(yōu)秀道德情操和家國情懷融入美學的內容與形式之中,通過文學藝術作品呈現出來,感染著一代代中華兒女。擁有家國情懷的作品,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比如,從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赤誠的家國情懷和昂揚的精神面貌;在《千里江山圖》中,能領略錦繡河山的壯麗和創(chuàng)作者純真質樸的愛國之情。新時代的年輕人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著先天的親近感,引導他們接近和感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有利于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
作為教育工作者和藝術工作者,我們在引領年輕人欣賞優(yōu)秀文化藝術作品的時候,要更加注重強調作品的格調品位、精神高度、愛國之志,等等。比如,通過欣賞海峽兩岸各持半部的《富春山居圖》,堅定祖國完全統(tǒng)一的信心。作為美的創(chuàng)造者,當代年輕人也在積極記錄這個時代和它的獨特之美。在他們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更開放多元、更具時代感的藝術表達。比如,有關懷農民工、留守兒童生活狀態(tài)的作品,有表現“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神舟飛船等重要成果的新山水畫、新靜物畫,還有體現新時代年輕人新風貌的影視作品,等等。這充分說明,接近美、欣賞美,涵養(yǎng)“美麗心靈”,才能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用心用情擁抱美好時代。
引導年輕人對美的追求,有助于以美為媒,溝通世界。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歡迎并接納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對美的追求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我們相信,更懂得欣賞自己國家、民族之美的年輕一代,也是在國際交流中傳播美的使者。培養(yǎng)年輕人懂得欣賞中國之美,讓他們愛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藝術,連接中外,并把這種精神和氣質傳遞到全世界,一定能讓世界更多更好地聽到中國聲音、中國故事,從心底欣賞中國之美。
(作者單位:首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