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智庫 > 正文

什么才是素質教育的真精神

——不在于戰勝了多少對手,而在于成為最好的自己

【教育隨想】  

“雙減”之后,書法班、美術班、音樂班……開始熱鬧起來。學科類培訓頹勢明顯,取而代之的是這些非學科類培訓,它們的“春天”似乎來了。

但這樣卻反映出了一些人對素質教育的偏狹理解——所謂“素質”,主要指人文藝術方面的素養。“孩子成績倒不錯,就是綜合素質差了點。”揣測一下,話中提到的這個孩子,大概要么對藝術不在行,要么不懂為人處世,甚至更嚴重一些,在道德品質方面有缺陷。其實,素質的范圍要大得多。拋開身體素質不談,人的素養除了人文藝術,也包括數理能力和動手能力。粗泛地看,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文科素質與理科素質。它們都是素質,都很重要。在應試教育的環境里,大家更強調理科的素養。這倒不是因為普通人真的有多重視理科,而是因為大家都很重視考試。在中考、高考這樣的重要考試里,理科是拉開差距的關鍵。文科的題,再不會寫,也可以寫上幾句,不至于掛個零分。理科就不同了,不會就是不會,寫了也白寫。再者,理科培優,有沒有效果,學生和家長自己就知道。不培優,做不出這類題,培優了,就可以做出來。比較之下,人文藝術方面的培優,效果到底怎么樣,就沒那么清楚了。練唱歌練了一年,沒準觀眾還是聽不出來。換句話說,人文藝術培優的效果并不確切。

現在好了。為了孩子們健康成長,要減輕學生負擔,不允許在周末做學科類培訓,工作日的培訓也限定了時間;同時,課外作業還限了量。時間一下子就多了起來。空閑的時間,不能光玩吧,總得學點什么。玩耍有益于身心健康,學習同樣有益于身心健康。關鍵要適度。不適度,玩物會喪志,學習會學呆。學什么呢?既然不能學考試的內容,那就學不考試的內容吧。這么想大體沒錯,至少孩子全面發展了。以前,中考高考考什么,平時就學什么,假期就補什么。現在,中考高考的內容,工作日學習就夠了,到了周末,再學點別的,讓孩子的“素質”變得均衡。

但這里潛藏著一個很大的危險,那就是依然以應試教育的慣性思維去參加人文藝術培訓。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兒子喜歡彈鋼琴。朋友就花了大價錢培訓。孩子雖然很小,朋友卻志向遠大。一次課后,朋友跟培訓教師商量,我加錢,你能不能把培訓的速度加快一些?在培訓教師的合謀下,朋友的兒子進步很快。過了三年,小學剛畢業,聽朋友說,孩子拿到了鋼琴十級證書。我去他家玩,朋友很熱情地把證書展示給我看,接著又介紹說孩子的同學連鋼琴8級都還沒有過,又讓孩子彈一首給我聽。孩子居然彈了一首車爾尼練習曲,最簡單的那種,簡單到我這個半音盲聽了也能寫出樂譜來。彈完就蓋了琴蓋。看得出來,孩子相當不樂意。這跟我幾年前到他家的情形完全不同。當時孩子恨不得把他會的曲子全部彈一遍。朋友臉上掛不住,只好笑著說,拿了十級證書,就驕傲了,不想繼續彈了。我注意到,琴蓋上留下了孩子的手印。鋼琴已經很久沒有打開過了。我猜,經過這幾年的魔鬼訓練,孩子更會彈琴了,可是孩子不喜歡彈琴了。朋友的家里雖然多了一張鋼琴十級的證書,但琴蓋上也多了一層灰,被灰遮住的,是孩子的快樂。孩子喜歡彈琴,他的爸爸喜歡的卻是鋼琴十級證書,喜歡孩子出類拔萃。

在應試教育的思路之下,一切以考試為中心,教育就是為了在考試中戰勝對手,淘汰別人,尋求的是跟別人比較后的成就感。教育跟受教育者喜不喜歡沒關系,跟受教育者的稟賦也沒有關系,只跟考試中的排名有關。學的內容、學的方式都圍繞著考試這根指揮棒轉。考試要考的才學,考試不考的就不學。有助于提高分數的就學,無助于提高分數的就不學。如果在考試中不能提升排名,教育就是失敗的。

但素質教育完全不同。素質教育的目標不是淘汰對手,而是發展自己;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好,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比過去的自己好。一個孩子,喜歡彈鋼琴,他拿到了鋼琴8級證書。跟他同時學鋼琴的孩子都拿到了鋼琴10級。從應試教育的角度看,他當然是一位失敗者。他已經被同學淘汰。但是,持素質教育觀點的人卻不會這么看。如果根據這個孩子的能力,拿到鋼琴8級是他的極限,同時,在接受鋼琴訓練的過程中,他是快樂的,他享受彈鋼琴的過程,那么我們就要說,對他進行的鋼琴培訓是成功的,因為他發展了自己,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天分。在素質教育者看來,重要的不是比別人強,而是沒有辜負自己的天生稟賦。

大自然賦予了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稟賦和喜好。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當張大千,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做楊振寧。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當明星,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做學術研究。尊重孩子們的愛好,根據他們的稟賦,為他們提供訓練,讓他們享受學習,而不是厭惡學習。就像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中說的:“在學校里和生活中,工作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工作所得到的成果的樂趣,以及對該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喚醒受教育者在這些方面的心靈力量,并強化它們。

古話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中苦當然要吃,但人上人卻并不必要。素質教育的真精神是:讓受教育者接受最嚴格的訓練,從而綻放最真實的自己。它就像大自然為蓮花提供水塘,為仙人掌提供沙漠一樣。素質教育的踐行者們相信,每個孩子的好,不在于他戰勝了多少對手,而在于他是否會成為最好的自己。

(作者:蘇德超,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弘毅學堂學部責任教授)

[責任編輯:潘旺旺]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