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古代官話緣何沒有全面普及

中國自古以來就存在著不同方言,在不少典籍里都有記載。《禮記·王制》記載:“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說文解字·敘》:“諸侯力政,不統于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并吞六國,統一天下,需要規范文字,提出“書同文”的政策,否則公文難以理解,政令無法推行。“書同文”消滅了文字異形現象,卻統一不了語音,也就是說漢語方言分歧仍然存在。社會的發展,國家或民族的統一,必然需要產生一種超越方言之外的共同語。那么,我國古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如何形成的?古代共同語的普及程度如何?古人要走上仕途,是否須掌握共同語?

古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

雅言。最早的共同語稱作“雅言”,《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也就是說,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用魯地方言交流,在誦讀《詩》《書》和執禮時,使用雅言。語言學家楊伯峻在《論語譯注》中注:“‘雅言’指當時中國所通行的語言。”

雅言的產生,是由于各地區、各諸侯國交際需要自發形成的。關于雅言的形成時間和基礎方言,文化學者朱正義認為大約形成于西周時期,是以王畿所在的關、洛一帶的方言為基礎,以鎬京音為天下“正音”。①語言學家李新魁認為西周至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方言是中原地區河南一帶的方言,也就是說,周代仍然繼承了商人以殷墟為中心發展起來的中原共同語。②無論哪一種說法,雅言都是共同語最早的形式,其產生是現實生活客觀交際的需要。在方言各異時代,由于雅言的通行,各諸侯聘使往來,宣達辭令,周游列國,縱橫捭闔才成為可能。也就是說,從西周開始,在正式交際場合就要使用當時通行的共同語。

通語。西漢揚雄作《方言》,在體例上仿《爾雅》,《方言》中有“通語”“凡語”“凡通語”“通名”等名稱,“通語”等指的是通行地域較廣的共同語。東晉郭璞對《方言》作注時也常常使用“通語”名稱,如有“今通語”“北方通語”“四方通語”等。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九:“……蛆,知列反,南北通語也。”這里“南北通語”指當時的共同語。“通語”名稱從漢代一直沿用到元代,是對雅言的繼承和發展。

根據李新魁的調查,由漢代發展到唐代,洛陽一帶的方言一直作為共同語的基礎。宋代以后漢語共同語仍舊是以中原語音為標準,中原雅音一直處于“天下正音”的地位。③如元周德清《中原音韻》:“惟我圣朝,興自北方,五十余年,言語之間,必以中原之音為正。”歷代都城均處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都城方言成為權威方言是不言而喻的,元代大都話對共同語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到了明清時期,北京話成為權威方言。

官話。《朝鮮實錄·成宗實錄》十四年(1483),明廷的使者與朝鮮官員在對話中提及了“官話”。故有學者認為“官話”一詞最早出現的確鑿時間是1483年。但官話的形成,是在第八、九世紀,也就是在中唐時期。④“官話”本來是指官吏所說的話,也就是官場上通行的話。由于方言分歧嚴重,官吏到外省或京城做官,不能說自己的家鄉話,只能說當時官場上通行的話。那么,官話的基礎方言是哪里的方言呢?語言學家王理嘉指出:“所謂官話,大體上就是在書面語的基礎上使家鄉話盡量向以京音為中心的北方話靠攏。”⑤即官話沒有明確統一的語音標準,和都城方言語音接近的都看成官話,今天的官話都屬于北方方言。

1911年,滿清王朝的最高教育機構通過了“統一國語辦法案”,審音標準以京音為主,于是“官話”名稱被“國語”所取代。1955年10月相繼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用“普通話”代替“國語”,同時對普通話作了科學的定義:“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這樣,漢語通用語的規范標準得以確立下來。

共同語在民間的推行和普及

古代各地平民百姓的流動性不大,他們沒有說共同語的客觀需要。語言學家周有光指出,從孔子時代到清朝末年,使用共同語的主要有政府官吏、士大夫階層,以及在異地之間進行貿易的行商,廣大人民跟共同語沒有關系,他們安土重遷,大都是文盲,沒有在大范圍內彼此進行語言交際的條件。⑥

古代漢民族共同語沒有普及的原因,一是平民百姓流動性小,沒有使用共同語的客觀需求,因此各地方言分歧一直嚴重。盡管秦朝為了適應中央封建專制的需要,采取了“書同文”的措施,統一了文字,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漢語走向統一,但由于沒有解決語音相同的問題,不同地域之間,方言仍存在很大差異。如西漢揚雄從實際語言出發,記錄了豐富的方言材料,編成了一部《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北齊文學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音辭》中指出:“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舉而切詣,失在浮淺,其辭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沈濁而訛鈍,得其質直,其辭多古語。”盡管古代有多次“正字”“正音”運動,但“正字”“正音”也主要在士人中推行。如編纂《洪武正韻》的目的,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以舊韻出江左,多失正音,命與廷臣參考中原雅音正之。”總之,共同語的使用一直限于讀書人。

二是在清朝雍正之前,朝廷沒有大力倡導和推廣,沒有專門的地方學。清代雍正年間,朝廷意識到不懂官話會影響到政令的推行,于是雍正才下詔,在不懂官話的地區推行官話。《清末文字改革文集》記載:“我大清國統一天下,豈容各省言語互異,不相聞問,不相交接?”清政府的《學堂章程》規定:“各國語言,全國皆歸一致……中國民間各操土音,致一省之內彼此不能通語,辦事多捍格。茲以官音統一天下之語言,故自師范以及高等小學堂,均于國文一科內,附入官話一門。”這些規定大大推動了共同語在民間的推行和普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交流的頻繁,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共同語的重要性。如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古人入仕是否必須掌握共同語

歷朝歷代在官吏的選拔標準上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到清朝雍正之前,朝廷沒有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規定官吏必須掌握共同語。那么,古代官吏入仕是否必須掌握當時的共同語呢?我們從學校教育、科舉考試、入仕后的客觀需要三個階段來考察。

一是學校教育,是士人學習共同語的主要途徑。從夏朝起有了學校,國家通過學校教育方式培養入仕人才。《孟子·滕文公上》記載:“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倫也。”教育學家栗洪武指出上古時期學校教育具有這樣一些特征:學校既是儲才之所,又是育人之地。⑦無論是卿大夫以上世襲官員還是從士中選拔的官吏,都需要通過學校進行培養,即官學教育。除了官學教育,孔子、老子、墨子等人都創辦了私學教育。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教育,學校都是培養治國人才的重要場所。

學校教育很注意語言的規范訓練,先秦還有專門負責整理語言文字工作的官員,然后由他們自上而下逐步推行規范語言。由于學生來自不同地域,學校采用當時的共同語進行授課,如孔子講課就用雅言。方言和共同語各有一定的使用范圍,“雅言者,正言也。謂造次談論,或用方言,至于諷誦《詩》《書》,臚傳典禮,則其言必一出于雅正……田夫野老,或用方言,而士大夫則無有不知雅言者。”⑧可見,古代士人經過學校教育,基本掌握了當時的共同語。

二是科舉考試,要求士人必須學會共同語。戰國以前,官吏多為世襲貴族,國家政權被嚴格限定在貴族范圍之內,官職高下是根據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確定。從戰國起,官吏開始采用薦舉制,漢代被舉薦的吏民經過皇帝“策問”后按等第高下授予官職,這就要求被舉薦之人必須熟練掌握當時的共同語。

隋以后以科舉取士為主,科舉取士以后,要想入朝為官就要參加科舉考試。唐代的科舉考試,必須遵守禮部規定的音韻標準,宋代的《廣韻》《集韻》、明代的《洪武正韻》等韻書,為官方修訂,是當時規范的讀書音,考官要根據韻書來出題做詩,如明代科舉考試的用字讀音均以《洪武正韻》為準。韻書是士人們確定讀音標準的依據,士人要參加科舉考試,就需要認真學習韻書,這大大促進了士人對共同語的學習。科舉考試中有筆試和口試。“口試時,考生要求以文讀即官方規范的讀書音來與考官交流。通過考試的合格者,被委任官職后,都要求口說規范話,手寫規范字,為社會的語言規范化起表率作用。”⑨到了殿試,由皇帝親自篩選,士人能用標準的口語進行交流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可見,通常考取功名的學子在入仕前都差不多掌握了當時的共同語。

三是入仕后,政令的發布等都要用共同語,共同語是他們必須精通的語言。《禮記·哀公問》記載:“出以治直言之禮,足以立上下之敬。”漢代經學家鄭玄注曰:“直猶正也。”“讀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后義全。”即發布政令須使用大家都能聽懂的“正言”,“正言其音”就是說用規范的共同語去誦讀先王典法。古人入仕不得不接受這種正言的訓練,共同語是他們必須精通的語言。清代考據學家顧炎武曾在《日知錄》中指出:“五方之語雖各不同,然使友天下之士而操一鄉之音,亦君子所不取也。”

從“官話”名稱看,古代官吏要到京城或外地任職,都不能說自己的家鄉話,必須說官場通行的官話。凡是進京做官的官員必定要挑選官話講得好的,否則沒發展機會。宋《青箱雜記》記載了劉昌言是泉州人,因不會共同語而影響到了升遷。乾隆十四年,福建按察使陶士向乾隆皇帝請求在郡縣生員、童生的歲試中將“通曉官話者拔為前茅”。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雍正皇帝下詔,在不懂官話的地區推行官話,并規定八年內還學不會官話的人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并責令閩廣兩省設立正音書院,專門教授官話。其起因在典籍里有記載,乾隆《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卷首《圣謨》的諭書記載:“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福建、廣東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上下之情捍格不通,其為不便實甚。”⑩清代俞正燮《癸巳存稿》也有記載:“雍正六年,奉旨以福建、廣東人多不諳官話,著地方官訓導。廷臣議以八年為限,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可見,在古代要想入仕為官,不會共同語是不行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共同語的學習和推廣。

(作者為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重慶市社會科學規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項目編號:2020ZDSC09)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SWU1909022)的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張堯]
標簽: 共同語   形成   入仕   普及   科舉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