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體美特色教師在鄉村走教。周訓超攝/光明圖片
名師送教到山區。汪正璽攝/光明圖片
【對話】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人是鄉村振興最關鍵的因素。鄉村振興,不只是外力支援下的風風火火,還需鄉村人自己作為主導者來振興鄉村,實現向往的美好生活。
教育是改變人、塑造人的力量所在。教育如何進一步助力鄉村人,繼而為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強筋壯骨?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教授。
1、鄉村振興的核心是人,終極動力源于強大的鄉村人力資本
記者:村民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他們的主體意識、對現代的認知、對外界事物的接受度影響他們的發展,更是影響鄉村人力資本的主要因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教育如何發揮作用來打造這一獨特的人力資本?
張琦:鄉村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而教育被公認為是促進經濟發展和傳遞優良文化的主要力量。可以說,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是人,終極動力就源自于強大的鄉村人力資本。教育在解決農業農村農民等鄉村振興戰略核心問題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從農業及其他鄉村產業發展角度來看,教育可以為產業興旺奠定科技和人才基礎。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根本要求,但近年來,農村“空心化”問題嚴重,年輕人大量流失,缺乏懂生產、懂管理、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培養農村專業化人才,用科技賦能農業,通過提升生產效率來彌補農村勞動力的不足。同時,隨著知識和眼界的拓展,農民就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專業化生產,比如鄉村旅游、休閑農業、都市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從而實現產業興旺。
從農民自身角度來看,教育是提升農民人力資本的關鍵,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當前,農村中青年不斷向城鎮轉移,帶動了農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并為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空間。但是這些流向城市的勞動力大多數是從事簡單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從長遠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其收入前景并不理想。因此,要加強對這些中青年群體的繼續教育,建立完善的農村流動人口培訓體系。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從事新型農業的技能,讓他們能夠“出得來,也能回得去”。保障農民能夠享受改革發展的紅利,有穩定可持續的收入,最終實現城鄉共同富裕。
從農村發展的角度來看,教育可以塑造鄉村文化,打造文明鄉風;可以提高農民素養,實現鄉村有效治理。近些年來,隨著城市文明的沖擊,鄉村文化逐漸式微,鄉村記憶逐漸消解,使得鄉村社會的倫理根基和文化根基在慢慢坍塌,給鄉村治理帶來了嚴重的挑戰。教育為鄉村文化現代化提供了機遇,要以義務教育為紐帶,以青少年為傳播者,強化優秀鄉村傳統、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法治理念的宣傳,要設置與農村發展需要相適應的課程,將鄉村情景教學融入學校課堂,讓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鄉村氣息。
2、關注小城鎮和城市邊緣地帶,發揮教育在新型城鎮化中的平衡器作用
記者:教育在做好城鄉均衡發展、縮小地域差距的過程中有著平衡器功能。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教育如何為其提供保障支持?
張琦: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城鎮化可以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發展空間,帶動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是要增強城鎮的精神歸屬、服務能力和集聚效應,教育部門要發揮好城鄉均衡發展、縮小地域差距的平衡器作用,有重點、有傾向地落實教育政策,為新型城鎮化提供保障支持。
教育資源要向西部中小城市和重點小城鎮傾斜,補齊落后地區城鎮教育短板,實現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在新型城鎮化中,要探索建立階梯式“小城鎮偏向”機制,逐步提高對中小城市和重點小城鎮的財政、人力等方面的教育資源支持力度,使其成為務工農民子女入學的首選之地。同時,要充分發揮教育在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拉動和集聚作用,改善大中小城市間的人口分布結構。
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地區傾斜,彌補城鄉教育差距,助力城鄉發展一體化建設。構建城鄉空間和產業差異化布局、要素充分流動、資源共享的均衡發展機制,是如今世界上公認的經濟發展大布局理念,鄉村振興戰略就是這一理念的最好詮釋。教育系統要大力推進農村地區義務教育提質升效,合理布局農村地區中小學校配置,加強寄宿制學校交通、住宿、管育方面的建設,讓父母可以放心將子女送到寄宿制學校,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同時,解放農村勞動力資源。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還要加強大型城市邊緣地區教育服務能力,避免農村人口向城鎮的惡性轉移,縮小新城鎮內部教育差距。從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發展經歷來看,存在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之后,成為城市貧民的問題。當前,我國“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等農業轉移人口集聚區的教育服務能力較差,按照義務教育就近劃片入學的規則,這些邊緣地帶的子女無法得到城市同水平的優質教育。因此,教育部門要加大對這些邊緣地帶的教育投入,給農業轉移人口子女入學提供更多的便利。增設地域人文特色課程,提高青少年文化素養,助力人文城市建設。
3、市民化是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城鎮化,教育是支撐轉化的重要力量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在脫貧攻堅中,我們看到,一些看似簡單的生活方式、習慣,對鄉村人而言也是一個個不小的挑戰。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教育如何助力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張琦:新型城鎮化有別于傳統城鎮化的關鍵之處在于以人為核心,改變了傳統的單純“造城”模式。人是新型城鎮化的主體,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而人的城鎮化不僅意味著人所處空間由農村轉為城市,更意味著人的生產方式由農業轉向非農產業,意味著人的角色由農民轉為市民,意味著人在思想和價值觀念上的城鎮化。這一切轉變都離不開強有力的教育支撐。
我們要逐漸引導農業轉移人口思想觀念轉變。人的城鎮化,思想觀念是關鍵。從農村生活轉向城鎮生活,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的社會融合中面臨著傳統文化的重新整合,以建立起與城鎮環境相適應的現代化生活方式。在此過程中,農業轉移人口的勞動觀、消費觀和學習觀需要大幅度轉變,也要經歷新市民與原住民的思想碰撞,存在不適應問題在所難免。教育部門可以通過社區教育、體育活動等嵌入式培育,潛移默化改變農業轉移人口傳統的生活習慣,通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提高城鎮原住民對農業轉移人口的認同感,建立城鎮人口之間的“熟人關系”,逐漸向現代社會關系網絡過渡。
在戶籍制度沒有完全得到有效改善之前,市民化還要解決的問題是子女教育。近年來,隨著各地義務教育入學政策不斷改革,城市在隨遷子女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同時,隨遷子女大多數生活在城鄉接合部等邊緣地帶,教育質量一般,而且義務教育的關鍵問題是流入地中考和高考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教育部門深入推進解決。
要為農業轉移人口就業提供職業教育支撐。農民工從事的行業主要有制造業、建筑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這些行業顯著的特點是勞動力密集,技術含量低。雖然在2014年,國家頒布《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要求重點加強農民工職業教育和培訓。但在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教育方面,成效有待提高。要實現轉移人口市民化,教育部門就必須加大對農業轉移人口的非農職業教育培訓力度,從根本上改變其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賦予農業轉移人口進入城鎮非農產業的從業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