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的最新教材。其中收錄了《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這篇文章。文章強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政治職責,大家要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做實做細。
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從革命、建設、改革中得出的一條重要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底線思維,總攬戰略全局,把握發展大勢,不斷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東方。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導致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民粹主義、民族主義抬頭,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更趨激烈,“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發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我們還應看到,我國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各種深層次矛盾紛紛顯露,盤根錯節聯系在一起,協調社會利益關系、解決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矛盾難度不斷加大。
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缺乏對風險挑戰的清醒認識,就會陷入被動,甚至發生危機;如果麻痹大意、消極應對、避重就輕,就會貽誤寶貴的發展時機,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分析研判國際政治、經濟、軍事等多領域最新情況,搞清楚形勢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風險挑戰,做最壞的打算、做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挑戰的破壞程度。同時,在經濟壓力疊加疫情沖擊下,要繼續不失時機推進改革,這非常考驗各級干部的政治定力和業務能力。尤其是在居民就業、基本民生保障、糧食安全等工作中,必須堅持底線思維,牢記“以人民為中心”這個基本點,從全局利益、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出發,通過深化改革激活市場力量、激發社會能量,才能推動中國經濟爬坡過坎、闖關奪隘,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目標。但前進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雪山”“草地”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要過。對各級干部來說,唯有肩負起歷史使命,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善于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律,抓住關鍵,才能打好防范化解風險的準備之戰和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主動戰,實現偉大復興的目標。(作者:羅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