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依附于偶像文化發展起來的飯圈文化滋生出畸形樣態,主要表現為偏執性的偶像崇拜、被扭曲的推廣營銷以及有組織的口水戰爭。究其原因,既與偶像明星的失聲、把關人機制不健全有關,也與粉絲價值觀的迷失有關。飯圈文化是粉絲參與互聯網生態建設的生動實踐,引導飯圈文化歸正,不僅需要偶像從正面疏導,政府、平臺、社會當好“把關人”;更需要先進文化的價值引領,促進飯圈文化與主流文化相適應。
【關鍵詞】飯圈文化 畸變 歸正 價值引領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關注到飯圈文化的畸變問題,呼吁治理飯圈。依附于偶像文化發展起來的飯圈文化,在新媒體井噴、粉絲變現與非理性追星的共同催化下,滋生了畸形樣態,偶像崇拜愈演愈烈,飯圈撕架頻發。飯圈文化的畸變會對正在形塑人生觀、價值觀的青少年群體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亟待治理與歸正。
飯圈文化的畸變表征
一是“造神”,即偏執性的偶像崇拜。在流量經濟的影響下,飯圈出現近乎瘋魔的“偶像崇拜”現象。“追星”已從過去的個體隨機行為,演變為具有群體性、體系化的行動,使得粉絲個體的意識逐漸被淹沒。尤其是飯圈中作為意見領袖的大V崛起,加劇了粉絲自我獨立意識的喪失。意見領袖“洗腦式”地為粉絲塑造出了一個“神”,裹挾著崇拜者的價值觀。在“造神”影響下,處于價值觀形塑期的粉絲群體極易形成偏執性、極端性的崇拜心理,不分青紅皂白、沒有是非觀念。在偶像被媒體曝出“吸毒”“偷稅”“出軌”等違反法律法規或突破道德底線的事件后,偏執粉絲仍然要維護偶像“神”一樣的社會形象,發出“相信他”“不要脫粉”等呼吁,其價值觀已被嚴重扭曲。
二是“安利”,即被扭曲的推廣營銷。正常而言,偶像明星作為文化供給方之一,為社會提供文化產品,粉絲們作為消費者對這些文化產品自主選擇和購買。然而,在如今的飯圈中,一種被強制推銷、流量造假等不正之風污染的“安利”現象正在不斷發酵,挑戰著社會的公序良俗。在網絡社會,“安利”意指自己喜歡所以真心推薦,但是飯圈中的部分意見領袖,為提升偶像流量,會以“安利是合格粉絲的終生事業”“真的喜歡一個偶像,怎么可能不花錢”等說法實行“言論綁架”①,對懵懂粉絲施加精神壓力,鼓動甚至逼迫粉絲“買數據”“刷票”“打榜”。這種被扭曲的推廣營銷,會使粉絲為了提升偶像的社會曝光度而持續地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陷入無法自拔的怪圈。
三是“征討”,即有組織的口水戰爭。一旦為自家偶像贏得“頂級流量”身份的執念存在,飯圈的話語征討便在所難免。飯圈征討之所以如此激烈,背后除了有偶像利益的驅使與意見領袖對粉絲的動員,亦有粉絲身份建構的需求。為了維護偶像的“頂級流量”身份,亦或是將自己建構為某位偶像的粉絲身份,飯圈之間的網絡口水戰愈演愈烈。最終,飯圈演變為一個組織性極強且極其兇悍的撕架機器。在這種有組織的口水戰之中,不少粉絲喪失了道德底線,破壞了網絡文明。
飯圈文化的畸變成因
一是偶像明星的失聲。在當下的娛樂市場與文化傳播語境中,偶像明星往往只關注粉絲所帶來的流量價值,卻不重視對粉絲的正面引導。網絡語境中,偶像明星不表態,不愿承擔相應引導責任,直接縱容了粉絲“大集結”“征討”“撕架”等非理智行為。偶像明星失聲的原因有很多,或是不想承擔表達風險,或是出于商業考慮,等等。然而,如果說“被曲解”“被污蔑”是表達者的宿命,那么“任人裝扮”便是失聲者的附庸。表達者固然是有風險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體會過,如表達被否定或以某種方式被惡意曲解。但“任人裝扮”可能面臨更大風險,一旦過激粉絲出于對偶像明星的崇拜釀成極端事件,形成社會負面輿情,失聲的偶像明星勢必也要為粉絲的過激言行買單。
二是把關人機制不健全。飯圈文化作為具有顯著互聯網特征的青年亞文化,把關難度較大。當前,無論是在政府規范層面,還是在網絡平臺管理、社會監督層面,均存在一定的把關漏洞。在政府層面,因為飯圈文化屬于泛生活領域,所以在沒有出現重大負面輿情的情況下,政府把關人的干預較為寬松。因此,極易錯失該領域輿情危機的最佳干預時機。在平臺層面,為了獲得更多的網絡關注,某些平臺在粉絲狂熱行為導入的較大流量面前,引導和管理的動力不足。其實從長期來看,狂熱粉絲的過激行為極不利于平臺穩健運營與健康發展。除了政府和網絡平臺的把關機制不健全外,社會受眾的把關人身份也沒有充分激活。尤其是青少年粉絲的自我把關能力較弱,容易被極端言行誤導,引發負面輿情事件。
三是粉絲價值觀的迷失。飯圈文化畸變的直接原因是粉絲價值觀的迷失。從內部因素來看,飯圈的主體是95后、00后的青少年,他們有的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有的是遠離父母關愛野蠻生長的。從群體性格特征來看,由于獨生子女、留守子女比例較大,粉絲往往具有孤獨、個體意識強等共性。加之這一群體正處于青春期,對事物的分辨和理解能力不夠全面,很容易產生極端的情緒發泄。從外部環境來分析,作為伴隨著互聯網發展逐漸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過于依賴網絡社交。由于現實文化熏陶與文化引導不夠,網絡上的不良思想很容易對其行為產生浸淫。②在內外部因素的綜合誘發下,飯圈中不辨是非、盲目崇拜、誹謗貶低、自私自利等價值觀迷失現象較為普遍。
飯圈文化的歸正路徑
第一,偶像明星應加強正面疏導。偶像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不僅要輸出優質的藝術作品,還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向社會輸出積極的價值觀,引導粉絲的網絡言行,維護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偶像對于粉絲群體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因此,一方面,偶像應當正面疏導粉絲表達自己的情感,幫助粉絲建構理性的追星意識;另一方面,對于粉絲的不理智行為,如“造神”“灌水”“撕架”等,偶像必須及時加以疏導與制止,以防止事態的持續蔓延。
第二,構建“多位一體”的把關人機制。為了維護健康的網絡文化生態,政府、平臺、社會等應當協同構建“多位一體”的把關人機制,使飯圈文化進入良性發展軌道。首先,政府應加強飯圈文化規范建設,從法制建設、監測機制等方面予以規范,加強對飯圈輿情的管控,對于群體性負面事件及時依法介入,防止事態惡化。其次,網絡平臺應充分發揮“管家”作用,不斷完善運營管理。例如通過發言限制、內容審查等方式,對數據造假、刷票、語言暴力等行為進行封堵;通過主體身份核查、用戶實名制、資質認證等形式,提升飯圈群組與論壇的準入門檻;必要時也可以通過流量控制、網絡限速等手段,遏制飯圈群體性不良行動。最后,社會公眾應理性面對飯圈文化,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在充分尊重飯圈文化樣態的同時合理利用公民舉報權,阻斷違規違法內容持續擴散。粉絲群體自身也應當提升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質,強化社會責任感,對自己的言行把關糾偏。
第三,引領飯圈與社會主流文化相適應。飯圈文化本身作為一種青年亞文化,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青年的精神世界,并不是天然地與主流文化相對立,只有畸變樣態的飯圈文化才對社會公序良俗產生沖擊。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飯圈,讓偶像明星發揮榜樣作用,讓粉絲牢牢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不斷促進飯圈與主流文化相適應。一方面,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偶像明星應以身作則,對粉絲群體形成正向激勵,讓粉絲汲取正能量;另一方面,家庭、學校、社會應通過多元路徑,以先進文化為引領,引導粉絲樹立正確價值觀。父母要注重子女的價值觀教育,教導子女理性追星;社會既要多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為飯圈提供合理的表達空間,同時引導青年粉絲多參與現實中的社交活動,防止其沉迷網絡社交;學校應在充分認知與理解飯圈文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建構正確的價值觀體系。③最終形成偶像明星、家庭、社會、學校等多方共同干預的機制,引導飯圈文化與主流文化相適應。
(作者為山東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注釋】
①謝廷玉、張瀚文:《飯圈文化的哲學省思》,《光明日報》,2020年4月27日。
②呂鵬、張原:《青少年“飯圈文化”的社會學視角解讀》,《中國青年研究》,2019年第5期。
③袁志香:《“飯圈文化”下青年主體意識的建構》,《人民論壇》,2020年第14期。
責編/李丹妮(見習)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