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從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明確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強調要堅持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深化改革、破解矛盾,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
新時代推進東北振興的重要任務之一,是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更好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新舊動能的轉換,主要體現在發展模式、業態、技術、能源、材料上的新舊轉換,核心是完善產業升級的動力機制,激發和創造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進而從傳統經濟增長模式轉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是提升經濟內生動力,推進東北經濟振興的必經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國家發展大局。”東北地區的新舊動能轉換,就是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為舊動能找市場、找出路,同時加快培育和引進新動能。
一是以創新為引擎。實現新舊動能轉化,應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弘揚優秀企業家的創新精神,營造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堅定不移地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的各類試點在東北地區先行先試。鼓勵通過兼并重組、破產重整等方式處置“僵尸企業”,淘汰、轉換舊動能;以加快推動“東北制造”向“東北創造”“東北智造”轉換為指向,使新動能落地并替代舊動能。讓科研人員成為最活躍的創新要素,東北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產業工人,以及多個國家級創新實驗室、院士工作室和“雙一流”高校,應充分發揮東北已有的人才優勢,充分釋放人才紅利和技術紅利。還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新科技的實踐應用,為實現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充分發揮東北地區已有的科技優勢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政策承接5G應用示范區、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智能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同時圍繞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本地科研成果價值回流、加快校企聯合等要點發力,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發揮支柱作用。
二是以協調補短板。協調好區域發展,激發新舊動能轉化動力,充分發揮中心城市在推動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支持遼寧沿海經濟帶開展新舊動能轉換試驗,支持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和琿春海洋經濟合作示范城市與示范區建設,鼓勵在生態、交通、產業、開放等領域建立省區間、城市間的合作機制。全面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形成以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為基礎,以京沈產業帶為牽引,以環渤海大灣區為支撐的區域發展格局,統籌制定新動能落地錯位發展計劃;協調好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減少新舊動能轉換阻力。在做好“三去一降一補”工作的同時,解決好傳統產能減量帶來的企業重組、破產,人員轉崗、分流、安置,社?;鸷拓斦С霾粩鄶U大的實際問題。與此同時,對新興產業建立創新性融資方案,有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協調好供給側與需求端,注入新舊能動轉化活力。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將“低端供給”轉為“中高端供給”,不斷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在增強企業活力的同時激發消費者潛力,重視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
三是以綠色推進可持續發展。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經濟增長方式要告別“高耗能、高污染”的模式,明確綠色發展的主題,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通過三個層面來推進:一是保護生態環境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優先位置,堅持綠色發展”,“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要解決傳統產能造成的環境問題,深入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在新舊動能轉化中守好綠色標準。二是積極發展生態經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必要一招。政府統籌規劃,嚴格監管機制,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鋼鐵企業要“在不新增鋼鐵產能的基礎上,開發高端及市場短缺產品”。煉油行業要“在不擴大煉油產能的前提下,發展石油精深加工”。要“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的獨特資源和優勢,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三是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本,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以增加優質糧食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確保糧食安全為重點,借力研發創新、新技術應用與轉化,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四是以開放抓機遇。抓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有利機遇,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擘畫東北沿海經濟帶和沿邊開放藍圖,打造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積極開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戰略對接,重點提升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以舊有產能和基礎設施,向價值鏈更高方向努力探索。落實遼寧、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重點任務,融合國家重大戰略。支持遼寧沿海經濟帶擴大開放,打通中日、中韓開放合作重要渠道,為新動能“增燃助推”。加快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支持黑龍江與俄羅斯全方位合作以及東北三省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支持吉林加快長吉圖開發開放,推動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點燃新舊動能轉換引擎。加快建設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中英(大連)先進制造產業園和中韓(吉林)國際合作示范區,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開放合作平臺。
五是以共享惠民生。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要“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做好援企穩崗、轉崗安置等工作,著力提升當地就業率”。兜底線、挖潛力、轉觀念,解決就業問題,促進收入增長,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挖掘新就業形態吸納勞動力潛力,引導高素質人才到基層就業創業;在就業保收入的基礎上,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實現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以“保基本、多層次、產業化”的思路破解養老難題,構建“家庭、社區、機構三位一體,醫養結合”社會養老體系,探索護理保險制度,推動養老產業技術創新,滿足老年人服務需求,切實解決好養老問題。遵循市場規律,營造干事創業有平臺、有機會、有空間、有回報、無后顧之憂的良好環境,解決人口外流問題,讓人才安心在本地發展。遵循貢獻與回報相統一的市場規律,實現“留、引、接”良性互動。“留”是留住以高校畢業生、歸國留學生為主的青年人才群體;“引”是引進培育壯大新動能所需高水平技術人才;“接”是對接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人力資源需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傳統產業數量型工人向新型產業質量型人才方向轉變。
(作者:霍春輝,系遼寧大學黨委委員、亞澳商學院院長,遼寧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