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披荊斬棘,70年團結奮斗,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專家學者紛紛寄語,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共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以改革激發經濟活力和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鳴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堅持以改革化解風險和挑戰,在與危機賽跑中領先一步;堅持適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式,降低新舊體制轉換帶來的風險;堅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以穩定為改革和發展創造條件;堅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堅持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不斷提高宏觀調控水平;堅持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建設,推進風險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
面向未來,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建設更高標準的現代產權、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基礎性制度,筑牢市場經濟的體制根基;建設更高標準的要素市場化配置制度,促進生產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建設更高標準的市場監管體系,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建設更高標準的法治保障環境,切實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加快形成完備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和高效的法治保障體系。只要我們不斷以改革激發活力和動力,中國經濟就一定會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在公共財政體制基礎上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 高培勇
隨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為政府活動的經濟基礎和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新中國財政,也走過了70年的歷程。新中國財政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既集中體現在它是政府所從事的所有活動的經濟基礎,又集中體現于它與國家治理之間的天然關聯,系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在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新中國財政功不可沒。
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中國財政更要有大格局、高起點。
作為新時代中國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定位,現代財政制度一頭連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頭連著現代國家治理,實際上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國家治理結合在一起的產物。在公共財政體制的基礎上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在財政公共化的肩膀上疊加財政現代化,讓財政在更高層次上、更廣范圍內發揮對國家治理的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以財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支持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既是新時代賦予中國財政的主題,也是新時代中國財政理應擔負的使命,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具體體現。
以高水平開放形成我國改革發展新布局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遲福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從打開國門到全方位開放;從制造業領域為主的開放到服務貿易領域為重點的開放;從貨物和服務為重點的開放到制度性、結構性安排;從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到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走出了一條令世界矚目的新型開放大國之路。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新型開放大國,要以高水平開放形成改革發展新布局。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只要把握主動擴大開放,堅持“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堅持在開放中完善自身體制機制,堅持在開放中形成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就能在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中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推進高水平開放,不僅是建設高質量市場經濟的關鍵,也是有效釋放經濟轉型升級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的關鍵。要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九大的戰略部署,以擴大開放倒逼全面深化改革,在進一步激活市場、激活主體、激活要素上實現重大突破;加快形成公開市場、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由此,實現從大國邁向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 常修澤
按照“人的全面發展”這一宗旨,我們在總結國家幾十年經濟社會成績時,立意應該更高遠一些。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經濟總量的大幅增長以及國家經濟實力在世界競爭力排行榜上位次的上升,這些無疑都是重要的;另一方面,更應看重的是人的自身發展及其在現代社會體系中作用的發揮。現代中國,正在把人的解放與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境地。
新時期,應該進一步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一,從橫向來說,這里的“人”,不應局限于某一部分人,而應顧及全體人民,做到如中央所強調的,要“惠及全體公民”“一個也不能少”。第二,從縱向來說,這里的人,不應局限于當代人,還包括我們的下一代,諸如社會的長治久安、環境的綠水青山等,為子孫后代造福。第三,從內核來說,這里的人,已不是“單需”之人,而是“多需”之人。要時刻記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除了物質生活需要,還包括精神生活、社會生活需要,特別是要落實“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使人民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們要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