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社會治理 > 理論前沿 > 正文

王云宇:林中有了梅花鹿 農民走上致富路

核心提示: 目前拜泉縣梅花鹿養殖規模達到1200頭,年產值約800萬元。除了梅花鹿養殖,經濟林木種植、林下菌類培植、林下禽畜養殖等產業已在拜泉縣遍地開花,利用40多年大規模人工造林形成的林業資源,拜泉縣通過發展林業經濟,每年創造產值接近18億元,從事林業及相關產業的農戶實現人均增收2.8萬元左右。

“又看見梅花鹿了。”站在一望無際的人工林前,黑龍江省拜泉縣上升鄉林業站站長于維富興奮地說。

拜泉縣位于大興安嶺南麓,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于維富從事護林工作已四十多年,他面前這片樹林位于九龍山小流域中,在他看來,這里能吸引梅花鹿棲息,離不開拜泉縣40多年來持續大規模植樹造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上升鄉乃至整個拜泉縣,因植被數量減少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春天大風吹走土壤有機質,夏季雨水沖走黑土,遍地都是侵蝕溝,溝與溝連成一片。“別說梅花鹿了,那時候溝里連草都不長,一刮風吹得滿天都是土,下雨天溝邊上的莊稼地被水沖得說沒就沒。”上升鄉中心村村民楊志學說。

上世紀70年代末,伴隨著“三北”防護林工程的開展,拜泉縣開始了大規模的造林運動,小流域侵蝕溝治理成為其中重要內容。

“我們在溝壑里墊黑土,栽樹苗,等樹苗長大后,慢慢土就固住了。”于維富回憶說。為防止侵蝕溝擴大,人們沿著溝從上至下打木樁,再用成捆的柳樹枝填滿木樁間隙。柳樹枝在溝中會發芽長大,形成被稱為“柳條通”的灌木叢,水流下時,流速大大降低,水中泥土也會被阻攔在溝中。

經過40多年不懈努力,拜泉縣森林覆蓋率由上世紀70年代的3.7%上升到現在的19.7%。植樹造林讓連片侵蝕溝變成連片森林,烏鴉、野雞、野兔的蹤影都出現了,村民們推測,九龍山小流域里的梅花鹿,就是從幾十公里外的仙洞山野生梅花鹿自然保護區里沿著林地“溜達”來的。

“坡地變綠,景色美了,環境好了,梅花鹿聰明,知道找好地方。”楊志學說。

幾十年前,人們在仙洞山野生梅花鹿自然保護區發現梅花鹿的身影,40多年持續不斷地造林,使梅花鹿的生存環境得到優化、生存空間得到擴大,目前其種群規模已達400頭以上。2018年2月,該保護區被確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野生梅花鹿名氣的增加帶動了人們養殖梅花鹿的熱情,在距此不遠的拜泉縣國富鎮保護村,農民楊書林圈養了200多頭梅花鹿。

“植樹造林讓空氣和水都變好了,更適合梅花鹿生活。”楊書林說,去年僅靠賣鹿茸一項,就為他帶來50多萬元收入。他正打算利用扶持政策,發展林下圍欄養殖,既可以擴大養殖空間,又可以讓梅花鹿在更接近于野生環境的狀態下生活。

今年春天,在拜泉縣林業與草原局的協助下,國富鎮通肯村的養殖合作社圈出50畝林地用于梅花鹿養殖。通肯村村民劉德貴是在合作社打工的貧困戶之一,他說:“以前靠種僅有的20多畝地,一年到頭也就幾千元收入,現在一年就可以賺到2萬多元,感覺自己太幸福了!”

據了解,目前拜泉縣梅花鹿養殖規模達到1200頭,年產值約800萬元。

除了梅花鹿養殖,經濟林木種植、林下菌類培植、林下禽畜養殖等產業已在拜泉縣遍地開花,利用40多年大規模人工造林形成的林業資源,拜泉縣通過發展林業經濟,每年創造產值接近18億元,從事林業及相關產業的農戶實現人均增收2.8萬元左右。

“我們堅信,有了綠水青山,肯定有金山銀山。”拜泉縣林業與草原局副局長王云宇說,“這一只只梅花鹿就是一個個精靈,將引領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責任編輯:韓冰曦]
標簽: 致富路   梅花鹿   農民   王云宇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