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產能——綠色發展成主旋律,任何時候都能產得出、供得上
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成就舉世矚目。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農業資源要素正臨近承載極限:地下水超采、黑土層變薄、生態退化……既要保障當代人吃飯,也要顧及子孫后代的飯碗,怎么辦?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糧食安全的根基是‘能力安全’。只有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向綠色、優質轉型,才能確保任何時候都能產得出、供得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認為。
藏糧于技,擺脫資源緊箍咒,綠色發展成為主旋律。
湖南紅土地,超級稻的故鄉在求變。南縣八一村農民陳明亮坦言,稻田養蝦,蝦吃昆蟲,糞便還田,不施肥、不打藥,形成一條生態循環鏈,一年畝產小龍蝦200斤、優質水稻1000斤,產值能上萬元。
如今,超級稻從高產不斷向“優質、高效”升級。稻田也不再僅是水稻,“稻蝦”“稻魚”等共作模式,不僅保障了“糧袋子”“菜籃子”,也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江蘇常熟,86戶農戶共同經營田娘農場,每年消化畜禽糞便、秸稈等廢棄物數十萬噸,產出有機肥培育優質大米數百萬斤,污染大包袱變成致富新產業,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將“中國綠色責任獎”頒給了這里。
據測算,在生產條件相同、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僅通過提高農業技術到戶率,糧食單產提高幅度便可達10%以上。如今,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節水、減肥等綠色技術遍布山鄉大地,全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70%,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今年夏糧生產,小麥藥劑拌種、種子包衣等綠色技術占比達87%,比上年提高兩個百分點。
藏糧于地,輪作休耕,讓疲憊的土地喘口氣、透支的環境養養神。
“往年收完小麥種玉米,今年輪作大豆。大豆根瘤能固氮,養地培肥,來年小麥能增產6%左右。”站在黃河入海口附近,山東省東營市宏盛農業開發公司總經理李洪國,指著7000畝大地塊介紹。
輪作休耕試點進入第四年,規模從2016年的616萬畝擴大到今年的3000萬畝,正在積蓄糧食可持續發展新能力。
“我們現在的糧食產能中,有一部分是過度開采地下水、開墾陡坡耕地、開墾濕地等形成的邊際產能,這部分要有序退出來。”葉興慶說。今年,河北黑龍港地下水超采區調減小麥種植60多萬畝,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區井灌稻調減力度進一步加大。
農業的生態底色越發鮮明。《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18》顯示,我國耕地利用強度降低,耕地養分含量穩中有升,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提升到24.3克/公斤。這證明,農業資源利用的強度降了下來,糧食產能的后勁更足,綠色發展動力更強勁。
“保障糧食安全是個永恒的課題。越是國內外形勢復雜,越要重農抓糧,一旦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陳錫文說,不能因為糧食連年豐收,就認為今后可以高枕無憂,也不能因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簡單地壓減糧食生產。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把糧食安全緊緊抓在手上,擔在肩上,保質、保量、保長遠,我們不但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還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也讓我們更有底氣應對國際復雜環境和風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