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的激烈討論和兩輪投票,歐洲聯盟2日克服內部分歧,確認來自保加利亞的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候選人。
預期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還將繼續提出總裁人選,不過從以往“慣例”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直是由歐洲人執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7月獲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提名,隨后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遞交辭呈,辭呈將在9月生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著手物色新總裁,要求各國9月6日以前提出人選,定于10月4日確定新總裁。
歐盟潛在候選人中,來自保加利亞的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格奧爾基耶娃、來自荷蘭的歐元集團前主席杰倫·戴塞爾布盧姆、芬蘭央行行長奧利·雷恩、西班牙經濟大臣納迪婭·卡爾維尼奧等人呼聲較高。
路透社報道,歐盟2日舉行兩輪投票,遴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候選人。第一輪投票后,雷恩和卡爾維尼奧退出競爭。第二輪投票中,格奧爾基耶娃擊敗戴塞爾布盧姆,成為歐盟推舉的候選人。
格奧爾基耶娃的“勝出”并不輕松。根據規則,獲勝候選人不但需要在歐盟28國中獲得55%以上的支持率,而且投贊成票的國家合計人口應不低于歐盟總人口的65%。
實際上,格奧爾基耶娃雖然獲得56%的歐盟國家支持,這些國家合計人口僅占歐盟總人口的57%,沒有達標。只是,戴塞爾布盧姆隨即承認敗選,祝賀格奧爾基耶娃獲勝,僵持局面得以化解。
盡管歐盟2日確定格奧爾基耶娃為候選人,但她還面臨一道難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新總裁設有年齡限制,規定總裁上任時應小于65歲,而格奧爾基耶娃8月中旬將迎來66歲生日。
一名歐盟官員披露,歐盟多國已經找美國談過,商定投票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修改上述年齡規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創建,前者一向由歐洲人執掌,后者則由美國人執掌。不過,越來越多新興經濟體近年質疑這一慣例,希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人選有機會執掌這兩大國際金融機構。
一些分析師認為,要打破這一慣例不容易,恐怕還要等待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