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借鑒,因互鑒而發展。人類文明同人類起源一樣古老,人類自身就是各種文明的發展載體。從文明存在的本質性特征來看,文明的異質性是一直客觀存在的:人類在各自的棲息繁衍中,依據自身發展和社會結構的需要而締造出了不同類型的文明體系和文化形態。每一種文明樣態都是植根于其國家、民族發展的歷史土壤中而最終開出的花,它是各個國家和民族基于自身的歷史經歷和民族記憶而探尋出的一套最適合于自身的價值體系,是每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智慧和實踐智慧的凝練,體現出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意志和精神追求。因此,才會有哲學家將一國之文明視為其民族精神的詮釋,才會認為每一種文明蘊含了其獨特的民族精神。
人類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引人入勝,正是因為這種異質性里面蘊含著不同民族和國家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不同文明之間并沒有優劣之分,它是不同民族在自身歷史進程中的面貌展現,也是各個民族本土化的客觀呈現。文明的獨特性與獨立性,是現代國家獨立性與自主性在文化層面的反映。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實際上形象準確地描述了文明的本質和存在真諦:第一,文明從本質上講是異質性的;第二,各種人類文明都是平等的;第三,各種文明樣態背后關于價值與意義的問題,是可以通過溝通和對話達成某種共識的。文明之美,在于其多彩繽紛,各放異彩。對各類文明秉持一種平等的態度,實際上就是對各國各族的發展秉持一種平等的態度;對各種人類文明的尊重,實際上彰顯的是對人類歷史和人類自身的尊重。
真正的文化自信一定建立在人類文明的平等交流對話之上。文化自信的本質是對文明體系和價值理念基于承認的認同。所以,真正的文化自信首先一定是要建立在一個開放、接納、包容的社會背景之下的。其次,從文明的存在本質來看,拒絕文化的多樣性和多元性特征,無疑從本質上否定了文明存在的意義和人類存在的意義。“文明優越性”的話語邏輯背后不僅體現的是一種充滿傲慢和偏見的霸權思維,其主張在根本上與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進程是背道而馳的。再次,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文明體系,一定是具有穩定性和發展性雙重特征的。前一個特征要求文明體系內部具有一種延續繼承性的精神內核;后一個特征則要求其要在吸收、學習、借鑒外來文明的基礎上,保持一種自我反思的修正和革新能力。因此,樹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與不同文明的對話與交流之間并不矛盾,相反地,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一定是建立在與各種人類文明的平等交流對話之上的。
“和而不同”的平等對話理念是中國對待文明異質性問題的實踐智慧。文明的異質性在現代社會里之所以是一個問題,從其本質上講關涉到的是交往領域的主體意識和話語轉向問題。對于現代性的主體和話語轉向問題,早在一百多年前人類社會開始向現代性轉型之際,黑格爾就已經給出了哲學上的解答:他要求主體一定要從抽象轉向具體,在一種具體、真實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情景下,從“我”朝向“我們”出發,最終在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中達成一種與現實的“和解”。而這樣的一種“和解”,也就是后來哈貝馬斯所提出的基于“合理性”轉向,在交往主體之間建立一種“主體間性”的一致性邏輯。的確,如果各個國家在對于文明的態度和立場上始終保持一種“自說自話”的方式,那么這種交流的結果要么是一種“不同不和”的無效溝通,要么是一種“同而不和”的話語霸權。
中國的實踐智慧為文明異質性所遭遇的現代性危機提供了一種“何以可能”的中國式方案:文明的交流和對話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并非“不同不和”或“同而不和”,而是“和而不同”。受不同文明或風俗習慣影響而產生的不同文化現象,并不意味著不同文明之間在本質上必然是對立和沖突的:“茶”和“咖啡”在文明表征上的不同,不等于“茶”和“咖啡”背后所代表的價值意義和文化內涵就一定是對立的。“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和而不同”,以這樣的思維方式進行對話和交流,本來就是一種基于文明異質性而根本無法比較好壞優劣的“不同”;另一方面,我們又可以基于一種文明的“相通”,達成某種一致的“和”之智慧。基于“求同存異”的對話態度,以尊重、平等的交流方式,謀求、構建“和而不同”的現代性人類文明特征,是對待文明異質性問題的中國方式和中國智慧。
(作者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