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應用驅動發展期(2010-2016年):深化應用,融合增效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2012年3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指出要堅持“應用驅動”的工作方針,“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這兩份文件標志著我國教育信息化進入了以教育信息化應用驅動為關鍵的新時期,再次突出了新時代對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更加凸顯了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同年9月的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以建設“三通兩平臺”為抓手,以應用為導向,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體系建設,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自此,我國開始進行教育信息化應用驅動的建設,教育信息化走向從建設到應用轉變的新階段。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把教育信息化寫入中央全會決議。2014年7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做好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應用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提高基礎教育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2015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等,這些意見和通知為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應用提供了保證,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應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5年5月,首屆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在山東青島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因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變革和創新,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這次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正在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道路,我國教育信息化從自主探索建設向國際協作引領轉變,為世界教育信息化提供中國解決方案。同年11月,第二次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強化深度應用、融合創新,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在推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中的效能。2016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主要體現了三個理念:一是進一步從建設走向應用,二是進一步從單點到全局,三是進一步從條線到融合。
這一時期,隨著“三通兩平臺”的建設,我國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基本可以滿足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育教學工作。這一時期,教育信息化逐漸實現從建設到應用的轉變。“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在我國教育改革中承擔著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實現教育信息化全局戰略的使命,要不斷地深化應用、融合創新,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這一時期,我國教育信息化已經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教育信息化2.0新時期(2017年至今):創新驅動,智能引領
教育信息化2.0新時期是融合創新、智能引領的新時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教育領域表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公平優質美好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發展之間的矛盾。而教育信息化具有變革教育的較大潛力,是破解新時代教育矛盾和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2017年11月,“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華中師范大學啟動,并在啟動會上首次提出我國教育信息化即將進入2.0新時期。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是順應智能環境下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它提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教育信息化2.0新時期是相對改革開放40年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特征而言的。教育信息化2.0新時期的顯著特征,即更加堅持時代引領,更加堅持應用驅動,更加堅持深度融合,更加堅持教育治理,更加兼顧探索普及,更加兼顧區域差異,更加兼顧社會各方,更加兼顧頂層基層。
從總體上講,40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信息化2.0新時期是面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更是教育信息化在發展理念、建設方式上的一次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