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外左翼學者普遍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仍然適用于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馬克思主義不僅批判現實,同時也指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它向廣大人民群眾勾勒出后資本主義時代的美麗畫卷,并指明了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路徑;馬克思主義能夠指導未來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是實現人類解放的最強勁武器;我們必須堅持整體性、辯證性的方法來學習與研究馬克思主義。
【關鍵詞】國外左翼學者 馬克思主義 理論體系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馬克思主義沒有過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仍然適用于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
國外左翼學者大都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沒有過時,對于分析21世紀以及未來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仍具較強的現實意義。雖然資本主義的某些生產形式發生變化,但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及其階級剝削本質并沒有發生改變,這是馬克思主義仍具當代價值的重要原因。
蘇東劇變尤其是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發展,資本主義通過不斷調整其生產關系,采取新的階級統治策略。同時,西方學界不斷散播“歷史終結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等論調,他們拋出“工人階級消亡論”,宣稱要“告別馬克思主義,告別革命”,為資本主義政府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和新帝國主義主張搖旗吶喊。同時,他們也通過由金融資本和跨國公司控制的媒體、網絡等輪番發聲,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亂。
人們不禁要問:產生于19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否依然具有科學性和指導價值?在21世紀的今天,馬克思主義是否已經過時?國外左翼學者們通過自己的文章和觀點主張告訴廣大民眾:雖然時代在發展,但馬克思主義仍具有極強的當代價值。2009年5月中旬,日本共產黨著名理論家、前主席不破哲三的《馬克思還活著》一書,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反響。8年之后,作者不破哲三在本書中文版序《致中國的讀者朋友們》一文再次強調,“馬克思的理論有一種力量,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讓人們用‘科學的視角’來回顧過去,深刻地認識當代,全面地展望未來”。不破哲三在接受記者的一次專訪中曾尖銳地指出,“馬克思譴責為‘盜竊’工人吃飯和休閑時間的做法,就是今天極為常見的沒有工資地大量加班;馬克思譴責工作日程的過度密集,造成了工人生命和健康的耗損,今天則重新出現,表現為許多‘過勞死’事件;當時把工人變成工業儲備軍的制度,也等同于今天的增加臨時工并允許隨便解雇臨時工人的制度”。
馬克思的分析涵蓋資本運行的全過程。他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從整體上研究資本主義的理論框架,同時對其全部表現形式也進行研究。因此,只要存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馬克思主義在今天就依然有效。現年97歲的法國著名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愛德加·莫蘭指出,目前的資本主義比以前更加肆無忌憚地追逐無限利潤,在這種背景下,宗教與民族仇恨與日俱增。此外,科學的發展正在制造出越來越多的破壞和征服手段,在任何領域它都比科學所帶來的福祉大得多。類似地,技術壓迫我們的程度也遠比壓迫無生命物體嚴重得多。
馬克思主義指明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是實現人類解放的最強勁武器
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不在于認識世界,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指明了人類發展的前進方向。國外左翼學者撰文指出,馬克思主義不僅批判現實,同時也指向未來,它向廣大人民群眾勾勒出后資本主義時代的美麗畫卷,并指明了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路徑。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學者米歇爾·威廉姆斯在2018年4月撰寫的《21世紀的馬克思》一文中指出,馬克思的貢獻主要呈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分析了資本主義的運行結構,二是成為政治行動的指南和意識形態。此外,馬克思主義深刻地影響到政治運動理念的發展,促使人們為實現后資本主義秩序而努力。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遺產是激勵和鼓舞各國人們聯合起來,共同建立一個公平、正義、和平、自由的后資本主義世界。
在全球享譽盛名的英國馬克思主義學者戴維·麥克萊倫在2018年5月的一次專訪中指出,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改變世界,在于兩大世界歷史性事件的出現,一是俄國十月革命,二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這兩大事件從某種程度架構了整個21世紀的全球政治格局,不論是在亞洲、非洲抑或是拉美,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極大地激勵了全球民族解放運動和反帝斗爭的開展,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本身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巨大貢獻。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不僅在過去,而且在現在和將來都會深刻地影響著這個世界,因為人們反對不平等、尋找替代資本主義的努力仍在繼續,追求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夢想一直沒有終止。
國外左翼學者指出,資本主義自產生以來就帶有其根深蒂固的基本矛盾,這種矛盾的不可調和性最終將葬送資本主義的未來,廣大工人階級將擔當起資本主義歷史“掘墓人”的重任,終結人剝削人的社會等級制度,實現人類的最終解放。
但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前景并不是一路坦途。從現實層面來看,一方面,隨著資本主義全球化日漸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資產階級不斷積累了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經驗,不斷強化資本主義統治的秩序和政治、制度和組織基礎,甚至從精神文化上實現了全球化的“殖民”進程。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國家喪失了主權和國家利益,成為新自由主義全球霸權體系的實驗場和受害者。正如法國尼斯大學哲學系教授安德烈·多塞爾所認為的,資本主義這個政治經濟機器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強大過,而且它通過無限制地擴展資本積累和占有財富,以及操縱消費、破壞階級團結,使其仍具備將危機轉化為獲取利潤的機遇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沒有左翼政黨的強力引導,許多國家缺乏有組織的統一行動,致使國內的極右翼勢力抬頭,壓縮了左翼力量的生存空間。
在這些學者看來,不僅需要壯大本國的工人階級的力量,還需要重塑“國際主義”精神,推進“社會主義全球化”,這是應對資本主義全球化暴力的重要途經。對此,加拿大約克大學左翼學者阿特金斯博士指出,僅僅研究和分析資本主義是不夠的,人們必須采取實際行動,必須協調組織起來去變革資本主義制度。
必須用整體性、辯證性的方法來學習與研究馬克思主義
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埃里克·歐林·賴特指出,當今我們生活的世界已經不是馬克思創作其科學理論的那個世界了。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的一些預測是準確無差的,如他認為資本主義將成為一個全球化的體系;生產力將以驚人的方式向前發展;資本主義市場將滲透到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周期性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永恒特征。但有一些預測并沒有得到證實,如工人階級沒有逐步走向同質化,反而愈加碎片化和異質化,這限制了工人階級實現聯合行動進而反抗資本主義的意識;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滅亡,反而在危機中愈加具有彈性,同時產生了新的積累模式;在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所遭遇的悲慘后果不僅沒有給革命力量帶來機會和希望,反而打擊了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馬克思主義所提供的只能是方法,而不是教條。美國共產黨前主席山姆·韋伯曾指出,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我們一定要銘記在心,我們的社會主義觀應當具有時代性和發展性,應當根植于當代的條件和經驗,應當與當前實在、趨勢與特點相一致。有學者則指出了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認為應當保持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整體性,同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開放性。法國哲學家愛德加·莫蘭指出了當前學術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缺陷和不足。他認為,學者們研究像馬克思這樣偉大且思想復雜的哲學家的著作,研究質量不可避免地有些下滑。因為這些學者只是截取馬克思著作的一部分來進行研究,勢必將馬克思著作的整體性削減為各自研究的零碎性。
(作者分別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校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①[日]不破哲三著、有鄰譯:《馬克思還活著》,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年。
責編/牛牧瑤 美編/史航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