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進農村“雙創”,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是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推動“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應全力推動金融創新、豐富“雙創”項目內容、加速農村電商發展、加強政策宣傳,推動我國鄉村振興的建設。
【關鍵詞】鄉村振興 “雙創”型農民 培養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在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發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并且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創業與創新”寫入其中,強調要在鄉村振興中推動“雙創”。此后,“雙創”成為了我國發展的政策紅利。目前,“雙創”已經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推動我國鄉村發展的重要方式。
鄉村振興背景下“雙創”型農民培育的價值
“雙創”培養能夠有效提高農民的綜合素養。“雙創”作為新時代農民培養的目標,不僅要培養農民的創新和創業精神、豐富他們的農村與農業知識、提高農業技能,更要以創新思想為發展準則,促使農民群體認識到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提升操作技能,還要培養綜合能力、職業素養,最終實現其綜合素養的提升。
培育“雙創”型農民是適應現代化農業生產與發展的需要。在培養“雙創”型農民的過程中,要突出體現農民的主體作用,從而為農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推動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國農村經濟在競爭中不斷發展,農村的交通、教育、通訊、金融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也在逐步完善,這為培育“雙創”型農民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只有積極推動農民的創新和創業培養,才能夠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的變化和改革。
培育“雙創”型農民是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需要。推動城市與鄉村的一體化建設,就要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與生產條件,打造生態環保、健康宜居城市,從而讓廣大人民更好地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進而推動我國農民創業和創新,而培育“雙創”型農民更是促進鄉村發展、減小城鄉差距的重要動力。首先,通過培養農民的創新意識,能夠有效轉變農村農民的傳統觀念與意識,并且通過農民的創新培養激發他們的創業活力和創新潛能。其次,通過對“雙創”型農民的培養,有助于推動現代化農業、新農村建設的開展,在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的基礎上,采取工業化與市場化等創新性的理念有助于推動現代化建設模式的構建,實現城鎮與鄉村資源的流通,縮小城市與鄉村的差距,推動城鄉和諧發展。
鄉村振興背景下“雙創”型農民培育存在的問題
“雙創”型農民缺乏較強的競爭能力。“雙創”型農民的競爭力相對較弱,他們通常以個體工商戶為主,規模相對較小,起點也相對較低,大多數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例如養殖、種植、農副產品加工、零售以及餐飲等,這類行業的市場競爭力相對較低。與此同時,“雙創”型農民缺乏較大程度的集群化和組織化發展,目前多數農民“雙創”還處在家族式的初級階段,且模式較為分散,缺乏區域性的集群與產業鏈,缺少較強的“抱團效應”。而且,部分“雙創”型農民在市場經營方面以及對政策的解讀方面還存在能力不足。現有的“雙創”型農民中大部分為返鄉農民工或者農村剩余勞動力人群,他們大多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不能夠準確了解市場,對市場的分析不夠精準,導致其在營銷與策劃、經營與管理等方面存有一定的不足。
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對于農村創業項目,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部分利國利民的政策卻落實不到位,一些補貼跟政策扶持沒有及時到位,造成部分創業者常有著“被拋棄”的感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各村、各幫扶干部對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得不夠,不少貧困戶對扶持政策不清楚。另一方面,各鄉村尚未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導致鄉村幫扶干部對落實的扶貧政策信息不了解。
農民“雙創”培訓效果有待提高。通過培訓能夠提升農民創新、創業的技術水平,因此我國各地紛紛成立了創新與創業指導中心,并且初步搭建了村、鄉鎮、縣區以及市四級創新創業培訓網絡。但結合現有的調查結果可知,“雙創”培訓尚存在一定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公共培訓資源不夠集中,分散的資源不利于培訓效果的提升。實際操作中,農民“雙創”培訓大多涉及多個部門,部門之間缺少協調合作,導致培訓資源、資金分散,培訓效果不夠理想。第二,目前“雙創”培訓的力量還不夠強大,縣區級別的指導中心所配備的人員和設備難以滿足實際需求,而鄉鎮和村部級別的培訓力量更是薄弱,設備、人員以及經費的不足,導致“雙創”農民的培訓不足,不足以推動“雙創”農民的發展。尤其是農村社區的創新創業指導站,大多數只是一個形式,缺少人員、經費等資源。第三,鄉村“雙創”培訓的內容與農民的需求的匹配度不高,目前的培訓中,導師大多停留在理論方面,僅通過說教式的培訓,且缺少過硬的實踐經驗,培訓的內容主要集中于“雙創”的準備和初始階段,培訓的內容單一而又枯燥。
農民“雙創”公共服務體系仍待完善。首先,現有的農民“雙創”服務還處于初始服務水平,比如“雙創”培訓、小額貸款與擔保等。雖然小額貸款以及稅費減免等服務項目對農民的創業創新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后續仍然需要持續完善。其次,目前社會中介培訓機構的發展相對緩慢。現有的“雙創”服務依賴政府的主導與引導,沒有市場化和企業化的運營方式,導致農民“雙創”培訓服務與現在的發展不匹配。最后,政府要為農民“雙創”培訓服務營造氛圍。現有的條件下,社會仍以單一的成敗標準對農民的“雙創”行為進行評價,我國有關部門在制定和出臺政策過程中,過于追求“雙創”的成功率,不利于激發“雙創”型農民的積極性。
鄉村振興背景下“雙創”型農民培育提升策略
全力推動金融創新,破解農民“雙創”融資難問題。為了促進“雙創”農民的發展,要大力推動金融創新,為農民“雙創”提供資金扶持,解決農民“雙創”融資難的問題。第一,要推動商業銀行為農村的“雙創”設置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這就需要政府作為主導,起到引導的作用,推動商業銀行實現金融服務的創新,還要引導社會擔保機構進入農村,并且給予相關擔保機構風險補償。第二,對現有的小額貸款政策進行完善,引導和扶持銀行機構積極參與到扶持農民的“雙創”金融服務中,為農民“雙創”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第三,要探索“雙創”型農民資金互助的新模式。
提升和豐富農民“雙創”的服務項目,構建健全的服務體系。通過對培訓中介機構的扶持,為農民提供“雙創”培訓等多元化的服務,還要強化對農民“雙創”專業化培訓力度。另外,加速鄉村關于農民“雙創”服務系統的構建。豐富“雙創”農民的培訓模式,增加更加多樣化的“雙創”服務。
加速農村電商的發展,推動農民創新、創業。通過農村電商的發展,促進農民“雙創”的發展。首先,要強化農村電商培訓,培養電商創業型的人才。其次,基于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程的服務,構建“服務中心—服務站—服務點”的運營服務網絡,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在農村的發展,完善農村的電商服務體系。再次,實現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管理,從而提升農產品的供應能力和競爭能力。最后,結合市場運作的方式,打造農產品的品牌效應。
加強政策宣傳,貫徹落實“雙創”扶持政策。要大力宣傳政策,并且作為農民“雙創”的基礎工作進行開展,讓農民更加了解相關政策,積極參與到雙創中。要能夠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多個部門相互協作,落實好每個環節,激發“雙創”農民的熱情,從而提升職能效用,改善服務質量,進一步確認責任與分工,制定出詳細而又完整的操作流程,積極落實各項政策,優化農民“雙創”的環境,推動我國鄉村振興。
(作者為通化師范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吉林省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對精準脫貧推動作用研究”(課題編號:GH170546,2017—2019)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鄭光豹:《雙創背景下三農人才服務策略研究》,《農業經濟》,2017年第12期。
責編/賈娜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