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產業興旺的新農村離不開農村金融的大力支持。依托農村既有金融體系與結構,進一步夯實農村金融基礎,構建多元化與多層次的農村金融服務也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這就要求我們要繼續堅持農村金融改革力度,豐富金融產品與服務供給,做好農村金融激勵與監管,大力推進“智慧金融”服務,改善農村金融環境,讓鄉村產業更加興旺。
【關鍵詞】農村金融 產業興旺 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標識碼】A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首要目標,也是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為此鄉村振興必須要以產業興旺為核心要義。構建產業興旺的新鄉村要實現對農村產業結構、公共服務、生態治理等多方面的升級轉型,耗資巨大,單純依賴政府財政輸血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因此,必須要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培育新型農村市場,增強鄉村經濟內生動力。另外,也要注重宏觀調控這只“看得見的手”的應用,激活農村金融活力,規范農村金融市場,保障農村產業的穩定發展。
豐富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供給,加大激勵與監管力度
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體,進一步豐富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供給力度、滿足農村產業發展需求是服務鄉村振興的主要路徑。一是要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優先發展農村產業,提升金融服務力度。金融機構應充分調研農村金融服務、農村產業發展現狀,把握農村地區人民群眾對發展的合理訴求,調整金融產品與服務結構,優化農村金融信貸模式。實際工作要向涉農金融服務傾斜,提升涉農信貸金融服務占比,結合農村市場發展特征推出一系列與鄉村產業發展相配套的新型金融產品,簡化農村金融信貸審批流程,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效率。另外,要以傳統農村合作信用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等傳統金融機構為基礎,發展鄉鎮一級金融服務,讓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更加通暢。二是要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拓寬金融服務產業覆蓋面,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本供給。金融機構要因地制宜,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讓金融服務拓展到產業發展的每個角落。具體來說,就是要推動傳統“抵押貸款”的升級轉型,采用“抵押+信用評估”相結合的金融服務模式降低金融服務門檻,對待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的地區,應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開展金融信用評估。三是要推動“金融+”轉型,進一步豐富農村產業發展資金來源,降低農村金融風險,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一方面,商業銀行等傳統金融服務機構應加大與小額貸款企業、扶貧專項基金等新型金融機構的合作,徹底解決農村中小型企業融資難與融資貴問題,為農村產業發展注入更多金融力量。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要與政府、擔保公司與保險公司開展深度合作,全面實施普惠金融服務并構建產業風險分擔機制。
政府作為宏觀經濟發展調控的主要力量,是鄉村金融政策的重要制定者,必須主動承擔農村金融服務改革職責,在保留農村地區傳統金融服務機構的基礎之上,整合多方力量,激勵農村金融市場發繁榮發展,降低農村金融風險。一是要培育新型農村金融主體,構建多維農村金融體系。大力扶持基礎較差的信用社、農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發展,做好農村金融基礎建設工作;結合國家相關政策降低金融市場準入標準,允許小微型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同時給予資本型金融機構必要的稅收優惠與財政補貼,進一步壯大農村金融市場力量。例如,部分地區大力引進鄉村發展基金、社區銀行等中小型金融機構,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的金融資本。二是要走規范化發展路線,加大農村金融市場監管力度,維護農村金融秩序。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在引入社會資本的同時,要注重對金融服務機構的動態化與常態化監管,并將風險防范與信息反饋融合到金融市場治理的全過程,將金融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還要發揮法律作用,以法律為準繩加大對各種故意擾亂農村金融秩序等惡意行為的懲治力度。
大力發展“智慧金融”服務,推動農村金融服務轉型
當前,金融產業發展深受現代信息技術影響,并朝著“智慧金融”方向不斷發展,例如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提升金融資產利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目前,大部分鄉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資金配置不夠合理,推動金融產業與互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智慧金融”新模式已經迫在眉睫。另外,目前鄉村金融產業發展在技術、市場等產業環境方面尚不完善,農戶潛在的有效金融需求無法得到進一步釋放,鄉村振興多層次與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也無法得到進一步滿足。為此,要從金融環境、支付服務等角度入手,全面改善農村金融發展環境,將金融服務真正落實到鄉村振興的每個角落。
“智慧金融”提供了集申請、審批、支付、監管等功能為一體的金融服務平臺,能夠有效滿足鄉村振興對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的雙重需求。一是要全面把握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金融需求與產業發展規律,構建產業、金融與網絡技術深度融合的新型金融服務模式。要積極采用第三方支付、網絡貸款、P2P等新型金融工具,借助移動互聯網、手機銀行等科技工具打破地理位置對傳統金融服務的阻礙,彌補農村金融服務短板,使得農村金融服務變得更加便捷。二是要做好網絡金融安全工作,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安全的資本渠道。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詐騙案件時有發生,而農村地區民風淳樸,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識與技能不高,容易成為互聯網金融違法犯罪的受害者。這就使得農村金融產業發展需要注重資金安全防范意識教育,避免網絡詐騙等金融亂象的泛濫;還要定期組織農村網絡金融用戶開展網絡安全教育,并深入到農村產業一線提供網絡金融安全技術指導。三是要做好“智慧金融”項目推廣工作,讓網絡金融服務惠澤鄉村地區的每個角落。金融服務機構要主動承擔起鄉村振興戰略所賦予的重任,在傳統金融服務基礎之上打造“e金融”、惠農貸等新型金融服務渠道,并在金融業務中引導用戶通過網絡渠道開展金融服務,擴大“智慧金融”用戶群體。
金融產業外部生態環境是影響農村金融增量提質的關鍵因素,也是調整鄉村振興戰略布局的重要因素。目前,農村金融服務改革不僅要遏制鄉村金融生態環境的逐步惡化,也要集中精力逐步改善金融產業外部生態環境。一是要補足農村金融產業基礎設施欠缺的短板,鞏固鄉村振興金融基礎。具體來說要加大信息技術推廣力度,增加POS機、ATM機等移動金融終端,完善農村金融支付與信用評價機制。二是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調整企業融資渠道。為了進一步解決農村企業融資能力薄弱問題,要以生態環保治理為引導,大力倡導農村金融綠色生態轉型。例如,在發放信用貸款、低息與無息貸款時要將生態環保與資源節約利用作為考慮的要點,金融資源優先供給綠色產業,為農村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發展機會。另外,也可以探索農村土地制度流轉等方式開展綠色金融扶持工作。三是要嘗試將金融工作融入到精準扶貧工作當中,優先在貧困地區開展金融扶持工作。要以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為契機,實現金融微觀環境改革,讓金融服務能夠走進精準扶貧項目之中。農村金融發展要服務于精準扶貧工作,加大資源供給力度,打消群眾顧慮,夯實農村金融發展宏觀環境。
(作者為長江師范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風險與農民權益保障研究”(項目編號:17BJY089)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吳劉杰、張金清:《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信用社改革目標與實施路徑》,《江淮論壇》, 2018年第3期。
責編/賈娜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