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人們的求知欲越來越高,但身邊的媒體或其他手段難以令其觸及所需時,就會催生焦慮情緒;信息生產者及信息量增多,信息繁雜真假難辨,是知識焦慮產生的另一重要因素;信息需求和供給的不匹配,容易導致人們對信息的盲目索取,從而加劇知識焦慮的惡性循環。對此,我們要在壓力與動力之間找到平衡點,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迎難而上。
【關鍵詞】信息時代 知識焦慮 “回聲室效應”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知識焦慮之下的“回聲室效應”
處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你是否整日感覺所學東西不夠用?最典型的狀態就是打開一本書,卻總是讀了一半放在那里,然后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另一本;面對互聯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我們突然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想要和時間賽跑,卻又力不從心……
隨著社交媒體的出現,人際和群體傳播的力量越來越大,我們經常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接收信息時也會局限在自己所處的圈子里面,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回聲室效應”。“回聲室效應”是知識焦慮背景下減少認知成本造成的后果。為了降低信息壓力和群體壓力,我們首先會選擇經朋友圈過濾后的信息,這就造成我們難以獲知圈子外的信息。
我們總是希望了解所有的信息,并期待對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一個全面的認知。但社會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各種信息也是實時更新的。在各類APP不斷推送訊息時,我們很難專注于某一條訊息,而是會受到多條訊息的影響,造成信息接收與解讀過程中的持續分心,并且害怕錯過。
知識焦慮的實質是信息焦慮,面對海量信息時,人們往往目不暇接、難以全部吸收,或只能淺層次地吸收,從而形成了一種心理上的恐慌。說到底,知識焦慮是個人分析、處理、理解信息能力較差的一種表現。面對大量且復雜的信息,人們可能會為了獲得所需信息而盲目索取和接收,結果成為了被動的信息接受者,陷入盲目跟風的狀態。另外,任何一種知識和學問都有其成熟的內在體系,當前市場上提供的“干貨”雖簡化了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步驟和痛苦,但是如果人們想要掌握知識,就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認知學習。短時間內的知識量爆棚,很可能只是假象,并且還會加劇知識焦慮。
當人們的求知欲越來越高,但身邊的媒體或其他手段難以令其觸及所需時,就會催生焦慮情緒
求知欲是人的一種內在精神需要——認知的需要。當人們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面臨問題或任務,并且感到自己缺乏相應的知識時,就產生了探究新知識,或者擴大、加深已有認識的傾向。認識傾向會逐漸轉化為個體內在強烈的認知欲望,這就是求知欲。
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一直存在,也總是在不停地探尋著未知領域。尤其是在當下的環境中,我們越來越渴望對周邊的環境有更清晰準確的認知。這時,人們不僅會通過媒體報道獲得信息,而且還會用更積極主動的方式去探尋想要獲得的信息。由此,人們的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比如對于熱點事件,過去我們會坦然接受媒體的報道,并習慣于接受媒體呈現出來的各項線索。但在新媒體環境下,我們不僅希望對事件本身有準確的認知,還渴望進一步了解事件的背景、起因和影響等。當媒體披露出來的事實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時,我們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主動尋找事情的真相。
現代社會信息量增長迅猛,知識更新換代速度飛快,可謂日新月異。眾所周知,在這個“干貨”和“雞湯”滿天飛的時代,人人都是學習者,人人也都是被學習的對象。求知欲使人類渴望把更多非我的東西轉變成自我的東西,這符合人類進步的需要。但現代社會非我的知識無限浩大,僅僅依靠個人的記憶和能力,很難全部遍及。因此,對知識的渴求和有限的時間精力就成了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從而催生出一些不時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負面情緒。
當我們的求知欲越來越高,但身邊的媒體或其他手段難以讓我們觸及所需時,焦慮情緒就會出現。特別是對于現在的新中產階級,他們普遍存在工作超載、職業倦怠和發展困惑等問題,總擔心自己缺乏競爭力,于是對知識的焦慮情緒越來越濃。
信息生產者及信息量增多,信息繁雜真假難辨,是知識焦慮產生的另一重要因素
逐漸增多的求知欲只是知識焦慮產生的原因之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當下信息環境的復雜多樣。當前,信息生產的主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大,每一個人都成為信息的生產者,同時也是信息的消費者。
對于新聞傳播來說,之前的生產主體只是新聞媒體,而當下,自媒體人、脫媒主體越來越多,同時,信息生產的角度、傳播的渠道以及用戶的反饋都與以往不同。由于多主體的參與,每個熱點事件都會從不同角度得到披露,受眾可以多維度地進行了解;傳播渠道不再局限于大眾傳播,人際傳播和群體傳播展現出更強大的作用;用戶的反饋更加迅速和及時,雙向互動性更加明顯。從信息的生產到傳播再到反饋,都加入了很多影響因素,同一信息在經過該過程之后,都有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將很難再去追根溯源,挖掘最原始的信息。同時,隨著信息數量的成倍上升,在如此浩大的數據量中找尋真實且自己需要的信息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與之前相較,在人人都參與信息生產的過程中,信息的真實性正日益受到挑戰,我們無法保證每個人的信息都是真實準確的。此外,網絡上的一些二次生產和傳播也會影響一手信息的真實性,使得整個信息環境真假混雜。在此環境中,我們要想獲得真實準確的信息,就需要耗費比之前更多的精力。
信息需求和供給的不匹配,容易導致人們對信息的盲目索取,加劇知識焦慮的惡性循環
在用戶對信息、對知識的求知欲越來越高,但撲面而來的信息眾多繁雜,而所需得不到滿足時,就會造成一定的心理恐慌和焦慮感。結合前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信息需求與信息供給兩端的矛盾:需求和供給的數量都很大,但是卻達不到相互匹配的狀態。
在新環境下,信息供給的質量是難以保證的,當數以萬計的信息撲面而來時,用戶難免會產生接收、了解以及消費信息的負擔。我們使用的各種訊息APP幾乎每天都會給我們推薦很多訊息,這些訊息很可能是虛假的、不良的,危害我們身心健康的,與我們所需是完全不匹配的,但是我們依然需要耗費相當大的精力去處理這些訊息,這就在無形之中加大了我們了解環境的成本。
同時,知識焦慮會使我們非理性地索取信息,并且淺層化地吸收。為了克服信息不足造成的恐慌和焦慮,人們可能會人云亦云,成為失去思考能力的追隨者。此外,知識焦慮也會影響我們對知識的深層次吸收,導致一些人只是一味地尋找了解,但對每條信息都沒有進行全面深入的解讀,更掌握不了知識的精髓。這些情況雖然都會讓我們獲得短暫性的知識滿足,但從長期來看,卻會加劇知識焦慮的惡性循環。
面對如此供求矛盾,我們因不能及時獲取想要的信息而感到恐慌,因不能及時了解所處的環境而感到焦慮。新媒體環境下的用戶對信息的需求是個性化的、碎片化的、場景化的,我們不再需要那種大眾化的、一致性的、單一性的信息,而是希望擁有與眾不同的、比較獨特的信息體驗,這種信息體驗必須符合當下碎片化的閱讀習慣,長篇大論已經不再受用戶歡迎。此外,信息的提供要能夠滿足用戶時間、空間的需要,盡量做到場景化的供應,減少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
緩解信息焦慮的可能路徑——對知識付費的再思考
信息爆炸的時代帶來了環境的瞬息萬變,在一定程度上把人們的心靈變得更為擁擠和孤獨。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學習什么樣的知識,都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對時代和社會有自主的觀察和判斷。這是學習知識的前提,也是學習知識的目標。
在快餐式的消費模式下,一些人開始慢慢缺乏判斷、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他們憂慮時代變化太快,擔心自己所學知識不夠用,焦慮趕不上別人的成長速度,于是便開始暗示自己:我還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習掌握,要不斷提升自己。可是在茫茫的知識大海里,我們又無法正確定位自己應該學什么,所以一旦有專門性的、分類化的、帶有總論性質的知識服務產品出現,我們就有可能為之付費。
當信息量和選擇都增多,用戶的決策力也會隨之減弱,選擇的時間成本相應增加,這時,人們傾向于以付費來代替自己親自搜索。目前,知識付費平臺越來越多,如知乎Live,得到App、喜馬拉雅、分答,等等,都在相關知識付費領域風生水起。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將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也有利于人們高效篩選信息,同時激勵優質內容的生產。用戶既可以通過生產優質內容獲得經濟利益,也可以獲得社交貨幣,滿足心理上的社交需求以及成就感。
但是,知識付費在新聞產品的應用方面發展得還不是很順暢。一些人認為,新聞作品力求廣泛傳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新聞付費違背了信息自由流通的精神;另一些人認為,只有保護好媒體的新聞作品版權,才能將內容資源轉化為版權資產。可見,新聞產品付費在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一定要正視知識焦慮,不要將其視為壞情緒。有時,適當的知識焦慮也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有效動力。面對知識焦慮,我們應當了解信息過載以及知識焦慮的背景,理解焦慮產生的多方機制,并且學會快速調節自身情緒。盡管信息環境復雜多變,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焦慮就可以避而不談,相反,我們應該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迎難而上,在壓力與動力之間找到平衡點,努力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新聞自考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研究生馬茜茜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本文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中心科研項目“北京市新媒體用戶特征分析”(項目編號:RMXY2016C020)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匡文波:《移動互聯下的內容生產規律與傳播規律》,《新聞與寫作》,2018年第7期。
責編/王妍卓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