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產業興旺需要政策支持、人才和技術支撐、資源配置傾斜、思想觀念轉變,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干部隊伍治理鄉村,引導鄉村的新風尚、新氣象。
【關鍵詞】新時代 鄉村振興戰略 惠農強農 【中圖分類號】C912.8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繼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后,黨在農業農村發展理論和實踐上的又一重大飛躍,是對“三農”工作作出的一個新的戰略部署、提出的一個新的要求,是新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
精準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關系
一直以來,農業、農村、農民三者之間的關系問題都是關乎我國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如果無法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建設,那么這個國家也就不可能走向現代化。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農產品供過于求。雖然農產品每年產出很多,但是其供給質量卻參差不齊,難以滿足用戶的需要。第二,農民市場競爭能力不足,缺乏高水平農業隊伍。第三,農村存在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生態問題,整體發展水平不高。第四,農村基層建設中的薄弱環節比較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都存在缺陷。這些問題影響了農村現代化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原因。希望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提高農村的建設水平。
把握好“產業興旺”與“生態宜居”的關系。“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產業興旺需要政策支持、人才和技術支撐、資源配置傾斜、思想觀念轉變。要根據本地區發展優勢進行合理規劃,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將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延展產業鏈,提升附加值。要建立健全城鄉協調發展機制,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激發農村新活力,為農民增收和農村富裕拓寬渠道。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生態宜居建設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搞形象工程,不能以破壞生態和土地資源為代價。生態宜居必須以產業興旺為前提,在堅實的產業基礎、豐富的資金和物質支撐下,大力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長遠規劃、精心設計、穩步實施。同時,生態宜居建設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環保理念,讓農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把握好“鄉風文明”與“治理有效”的關系。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新時代要有新鄉風。鄉風文明就是引導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科學的社會風氣,發揚傳統美德。鄉風文明并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它需要有效治理,需要加強農村基層工作,形成法治、自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而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干部隊伍治理鄉村,可以引導鄉村的新風尚、新氣象,推進鄉村移風易俗、文明進步。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最終目標。鄉村振興戰略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振興。把農村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鄉風文明等搞好,使群眾心情舒暢、生活富裕,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正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有計劃、有重點、按步驟更快更好地實現生活富裕的目標,產業興旺是前提和基礎,生態宜居是效果,鄉風文明是提升完善,有效治理是保障,它們之間互為貫通、相互作用,是構成鄉村振興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準確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正確應用、科學實踐,才能避免形式主義,才能杜絕瞎指揮、亂作為、不作為,才能順利實現農民群眾生活富裕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鄉村振興戰略如何惠農強農
第一,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做好鄉村振興的產業支撐工作。首先,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構建方面,可采取有效方式,包括產業聯動、聚集、滲透和體制創新等,將農業產業發展中涉及到的資本、技術、資源等要素進行統一配置,推動其組團式發展,形成全產業鏈,盡快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其次,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的構建中,資金投入不足、技術含量低是影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主要因素。因此,應該注重科技資金的投入,加大創新資源的整合利用程度,提高農業競爭力。同時,政府要為農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為農村儲備高素質人才。最后,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盡快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銜接,推動“三位一體”新型合作社建設。
第二,加強城鄉基本服務建設,做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首先,應該加強城鄉基本服務建設。要注重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對農村義務教育、學前教育加以重視,讓每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孩子都能夠平等地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同時,要完善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機制,構建覆蓋全體城鄉人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明確的社會保障體系。要探索建立城鄉之間的勞動力遷徙制度。通過有力的優惠政策吸引各類人才,為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人力資本支撐。其次,應該加強農村幸福家園的建設。在推動城鄉一體化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村生活成為一種悠閑幸福生活。同時,要做好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最大程度保留鄉村風貌,以縣為單位進行科學的農村建設與規劃。在農村發展的過程中,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讓農村成為環境友好的新農村。
第三,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提升農民素質。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鄉風習俗,而鄉風文明是整個鄉村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對農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首先,應注重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提升其文明素質??梢酝ㄟ^電視、廣播,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廣大勞動人民的愛國情懷,提高其思想道德修養。其次,應根據鄉村的具體情況,在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下,鼓勵農民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再次,文化部門應該定期組織和開展下鄉宣傳活動。最后,應加強鄉村文明陣地建設,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作用,弘揚社會新風尚。
第四,加強基層領導干部建設工作,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應充分發揮基層領導干部的作用,尤其是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主要工作是宣傳黨的主張、實施黨的決定、團結動員人民群眾、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也承擔著教育、凝聚、宣傳和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由此可見,其重要性絕對不可以小覷。因此,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干部應該作為推動者,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要發揮黨的優良傳統,攻堅克難,帶頭發揚釘子精神,積極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除此之外,領導干部還要勇于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開拓者,在富口袋的同時,將腦袋富起來,勇于擔當起帶領人民群眾謀求幸福、共創富裕的使命。在工作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執行黨組織的決定,積極實施產業的集體化發展,努力實現產業興旺。此外,領導干部要具備集約化發展的思維,充分運用現代化的農業技術,科學理性地選擇適宜農村發展的產業,深化黨支部、合作社與農戶共同發展的運營模式,帶領農民走上富裕之路。
(作者為重慶市萬州區委黨校講師、辦公室主任)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2017年10月27日。
責編/孫渴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