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獨家連線 > 正文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新時代的用人導向:重用敢于擔當型干部

作者:唐任伍  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理論新視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大批有能力、敢擔當的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去干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干部要敢于擔當,并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始終把責任舉過頭頂,把百姓裝在心中,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的政治擔當,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抓緊抓好管黨治黨這件關系黨的前途命運、關系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大事,成為敢于擔當的一面旗幟、一個標桿和一面鏡子。敢于負責、敢于擔當是習近平總書記領導風格中的鮮明特色。黨員干部要有看齊意識,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做一個有擔當精神、勇于擔當、善于擔當的人。

新時代需要敢于擔當的干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領導干部是各項工作的先行者、推動者和落實者,是干事創業、推動發展的中堅力量,必須既履行領導責任又落實示范責任,既要勇于擔當,還要樂于擔當,更要善于擔當。古人云:“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蘆衣順母”“舉賢不避親”“負荊請罪”等歷史故事,都體現了中華兒女為國家為民族敢于擔當的精神。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和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中國之所以興旺發達,關鍵在于有一大批敢于擔當的領導干部。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刻,國內外環境發生了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國際上,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大國之間地緣政治競爭導致國際關系不確定因素增多。在國內,中國進入改革的深水區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決勝期。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敢打攻堅戰、敢趟深水區,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面對前進道路上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阻力,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敢于擔當,以戰爭年代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胸膛堵槍眼的膽量和勇氣,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堅持,迎著困難上,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不平凡業績。

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和成千上萬的困難與挑戰,是計較個人名利、畏首畏尾、裹足不前,還是愛民如親、敬業奉獻、擔當有為,這是檢驗廣大黨員干部的試金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為官避事平生恥”,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尚且有如此的境界,作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共產黨人,更需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擔當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敢于擔當,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體現著共產黨人的胸懷、勇氣和格調。

“五個敢于”有何深刻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對敢于擔當精神的內涵作了“五個敢于”的高度提煉和深刻闡釋,即“黨的干部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五個敢于”就是新時代黨呼喚、人民期待的敢于擔當型干部特質的具體表現和要求。

“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就是要對那些否定黨的領導、黨的基本路線、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歷史、中國歷史、人民軍隊歷史的言行,對否定黨的領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對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娛樂化、隨意化傾向,對形形色色違反黨內政治生活原則和制度的現象和腐敗墮落、腐化變質的腐朽生活方式,敢于批評;對一些西方國家大肆輸出西方意識形態,鼓吹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利用所謂的人權、民族、宗教等問題干涉我國內政的現象,敢于回擊。在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敢于發聲,敢于亮劍。如果在這些大是大非面前緘默無聲,做喪失原則、不講立場的“老好人”,就是妥協縱容、瀆職失職,就是對黨和人民的犯罪。

“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問題不回避。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發展歷程,就是與各種矛盾、各種困難作斗爭的過程,處處銘刻著敢于迎難而上、動真碰硬的奮斗足跡。新時代中國的發展面臨著種種矛盾和困難,迫切需要黨的領導干部不為私心所擾、不為人情所困,破除“在其位不謀其政”“遇到矛盾繞著走、碰見困難躲著行”“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的庸人哲學,樹立面對矛盾和困難迎難而上、敢于擔當的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不斷尋對策,積極解難題。

“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就是在緊急關頭、關鍵時刻沒有怯懦,勇敢地站出來、頂上去,當好中流砥柱,成為一面旗幟。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敢于擔當不僅要體現在平時工作中,更要體現在緊急關頭、關鍵時刻。在革命歷史進程中,無數敢于擔當的共產黨人為了老百姓不再受苦,為了革命事業,為了讓新中國早日屹立東方,不畏艱險、不怕犧牲、敢于擔當,挽危難于水火,救黎民于倒懸。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刻,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關頭,在抗震救災、抗洪搶險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黨員干部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沖在前面,干在前面,表現出了敢于擔當的堅強意志。

“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就是以直面失誤的坦蕩胸懷,不退縮、不推諉、不躲閃,勇于正視錯誤,勇于擔當責任,奔著問題去,揪著問題改。“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處于風口浪尖上的黨員干部,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業,缺乏可以遵循的現成經驗,需要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路來。摸索的過程中失誤不可避免,關鍵在于面對失誤是否敢于承擔責任,是否不推責諉過,愿擔當、能擔當、善擔當,這是對領導干部胸襟、品行、能力、素質的綜合考量。

“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就是堅持原則、充滿正氣,對那些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歪風邪氣敢于動真碰硬,敢抓敢管敢批評,不做一團和氣的“老好人”。縱觀黨的歷史,黨內政治生活充滿正氣、充滿活力,少不了共產黨人敢于擔當的一身正氣。無論是遵義會議、延安整風運動,還是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之所以影響深遠,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內不搞“一團和氣”,敢于進行思想交鋒,敢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新時代的黨員干部,不但自己要始終保持堅強的黨性和堅定的信念,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實實做事,用自己的“一身正氣”壓倒一切歪風邪氣,關鍵時刻還要敢于批評、敢于較真碰硬,不給歪風邪氣滋生和蔓延的機會,從而讓堅持真理、明辨是非、敢于擔當的優良作風成為常態,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孫易恒]
標簽: 用人   干部   擔當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