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個人交易賬戶持有總額度為10萬元,每日申購一開啟就被客戶“秒”光
“不買了,不買了,太麻煩!”幾天前,江蘇鎮江市民仲敞一狠心,清空了自己余額寶賬戶里的8萬多塊錢。“之前就聽說余額寶限購,大概每個賬戶限額為10萬元。對于超過限額的部分,老用戶可以繼續存放,但想再接著買入就不行了。”
仲敞算是余額寶的老用戶,2014年參加工作后,他逐漸攢下一筆積蓄。看到余額寶收益率比銀行活期存款高,而且能夠隨時靈活支取,他就和身邊許多人一樣,只要一發工資就把大部分錢投進余額寶理財,每天看著收益節節攀升,仲敞感覺很不錯。
但是持續買進的過程沒有維持多久,“限購”就來了。去年5月,余額寶的管理方——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將個人交易賬戶持有最高額度調整為25萬元。8月,這一限額又由25萬元調整為10萬元。去年底,該公司發布公告,自當年12月8日起,天弘余額寶貨幣市場基金個人交易賬戶每日申購總額調整為2萬元,個人交易賬戶持有總額度仍為10萬元。到今年初,“限購令”再加一條:從2月1日起至3月15日,余額寶限制每日申購總量,每天9點起發售,當天購完為止,同時也暫停了支付寶余額自動轉入余額寶的功能。截至目前,限購仍在繼續。
伴隨著余額寶的持續“瘦身”,搶購每日限額變得越來越難。“現在9點一到,就必須打開APP搶,否則當天的額度很快就會被‘秒’光。”仲敞還想等午休時候抽空買點,但是每回一打開APP,都顯示當日額度已經申購完了。
就在余額寶“一份難求”的時候,仲敞收到越來越多推銷貨幣基金的廣告,發現有不少產品的收益都高于余額寶。“我對比了一下,余額寶最近的七日年化利率還不到4.2%,而我看中的一款工商銀行出的貨幣基金利率超過4.4%,同樣也支持當天贖回。”眼見著快到個人最高額度,仲敞開始轉投其他產品,花了4萬元購買該款貨幣基金,又拿剩下的4萬多元買入了一些偏股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借著這個機會,正好嘗試一下新的投資方式。”
余額寶“限購”的同時,還停止了支付寶余額自動轉入余額寶的業務。這樣一來,用戶通過轉賬進入支付寶余額的錢,也同樣只能手動申購余額寶,才能獲取利息收益。
“平時單位報銷給我的錢,或者發的工資,我也會轉進余額寶。”在湖北武漢一家金融類公司負責財務報銷和辦公用品采購的許可說,自己以前開啟了支付寶余額自動轉入余額寶的功能,但后來不知道規則變了,過了好幾天,才發現錢沒有轉進余額寶。
說到如今的搶購,許可很感慨:“現在想投錢進余額寶就得靠運氣。”許可說,“相比其他的投資理財機構,余額寶平臺大、風險低,我還是會選擇把幾乎所有存款都放進里面。但現在買余額寶簡直像搶車票一樣,點擊轉入卻提示‘網絡故障,請稍后再試’,結果稍后就買不進了,只能一開始申購就不停地按‘轉入’鍵,搶得心累啊。”
贖回方式、投資方向等因素,決定了貨幣基金規模過大,風險會更集聚
火爆一時,購買者趨之若鶩,余額寶為何要設限“瘦身”?
首先是為了防范貨幣基金自身的流動性風險。
“余額寶已經數次調整了交易規則,主要指向控制規模。”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鷂說,這是它基于自身流動性控制的需要作出的改變。不僅是余額寶,很多“寶寶”類貨幣基金是可以實時申購和贖回的,也就是所謂的“T+0”,用戶發起提現,馬上到賬。
這種交易模式對基金的流動性提出較高的要求。“這還得從貨幣基金的運作模式來看。”趙鷂解釋說,實際上,大多傳統貨幣基金的交易規則是“T+1”,“1”表示的是1個工作日。而保持“T+0”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多數情況下,需要基金公司以“墊資”的方式來維持,也就是說,每當用戶需要即時贖回,其實是公司自己先墊付的,墊付的資金量取決于基金規模的大小,也考驗著基金公司的資金實力。
余額寶披露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余額寶規模為1.56萬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
“隨著余額寶規模不斷擴大,公司要保證基金的流動性,意味著需要墊付更多的資金。”趙鷂說,這樣也就積累了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如果遇到極端情況,大量的用戶要同時從余額寶提現,公司需要墊付巨額資金,這就很困難了。及時控制基金規模,防范流動性風險,是貨幣基金本身內在運行的需求。
其次是為了防范風險擴散。
“我國貨幣基金投資方向比較集中,投資品種比較單一,50%以上的資金都投向銀行存款。而歐美國家貨幣基金的投資品種分布較廣,有國庫券、大額存單、商業票據、國債等。現在我國的貨幣基金規模超過6萬億元,其中多數投向銀行存款,如果其流動性風險傳導到銀行體系,風險就會被放大。”趙鷂說,在監管上,有關部門也應該讓用戶認清,余額寶等貨幣基金不是銀行存款,雖然存取方便,收益也不錯,但風險一定是比銀行存款高的。
“限定額度會對投資者結構產生一定影響,比如高凈值的大額投資者可能會轉投其他基金產品,而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幾乎沒有影響。余額寶會更進一步明確客戶定位,回歸長尾客群。”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說,由于規模“瘦身”,其與銀行等機構的議價能力也會相對削弱,其七日年化收益率可能會略微受到影響。目前,余額寶的收益水平在所有貨幣基金中居中。
熱衷貨幣基金的客戶可以分散在不同平臺投資,貨幣基金也并非“零”風險
余額寶限額“瘦身”后,該如何配置理財資產,采取合理的投資策略?
在北京一家公關公司工作的曾玲是一位相對保守的穩健型投資人,此前“大頭”的現金都放在余額寶里,現在就有點犯愁了。“自己手頭的錢并不寬裕,要是買定期理財產品,萬一有急用就麻煩了。如果去買股票,自己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和投資能力,其他的理財門路就更少了。現在余額寶限購就只能又轉回活期存款。”曾玲說。
余額寶讓人們認識了貨幣基金,但貨幣基金并非余額寶一款。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介紹,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行業有341只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凈值規模合計67661.51億元,其中天弘基金公司的4只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凈值規模合計17649.41億元。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在余額寶限額后,可以關注其他300多只貨幣市場基金。如果是偏愛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的,可以適度在不同基金公司中分散投資。
“對于投資者來說,由于獨特的計價方式,一般情況下,貨幣市場基金比較穩健,但也需要警惕極端市場情況下貨幣基金可能有波動,需要認識到極端情況下貨幣市場基金是有一定風險的。”胡立峰說。
小概率的貨幣基金風險已有前車之鑒。“由于貨幣基金在我國不但能支付和消費,還能實時贖回成現金,它其實就是快速增長的‘影子銀行’。”趙鷂說,不能讓“影子銀行”發展過大,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留給各國的教訓。金融危機前夕,美國的貨幣基金規模擴展到近4萬億美元,然而一個并不起眼的基金損失就可能引發“擠兌”,風險不斷波及發散。
何飛分析,今年以來,由于全球貿易沖突升級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的情形將比以往更加頻繁。因此,基金類產品的風險也會比正常情況更高一些,應當格外關注。
鏈接
投資貨幣基金,這些知識要弄懂
1.收益性選擇存在誤區
在收益性方面,投資者似乎很關注近期收益指標和近期規模變動。
在近期收益指標上,許多人只看其高低,并誤以為目前較高的近期收益就好,其實這一觀點較偏頗。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計算比較復雜,基本上是以持有組合的本身收益和買賣價差兩大部分組成的。近期收益較高的貨幣基金,往往在其收益中包含了較多的買賣價差,相應會減少未來收益。因此,在同等條件下,購買近期收益較低的貨幣市場基金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
再看基金規模。目前各貨幣基金的規模差距已經拉開,而部分基金公司也會宣傳自己的貨幣基金規模增長多么迅速,實際上,增長越快不一定收益越好。規模的變動對基金組合影響很大,貨幣市場基金大規模申購之后會持有“過量”的現金,需要重新投資,自然會影響到未來收益的提升速度。投資者應該關注貨幣市場基金的規模變動率,適當回避規模“暴增”的部分品種。
2.不能忽視安全性指標
貨幣基金投資者往往不夠重視安全性指標,其實它的重要性完全不亞于收益性指標。在某些極端情況下,貨幣基金仍然具備一定風險,到那時候,其安全性問題就會凸顯出來。
在安全性方面,大家應注意兩個因素:一是貨幣基金本身的流動性,二是貨幣市場基金組合的靈活性。一些貨幣基金管理公司,已經在安全性指標方面開展差異化競爭,建議投資者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后再做選擇。
3.期限錯配和貨幣基金久期不能混淆
投資者容易混淆“期限錯配”和貨幣基金久期的概念。期限錯配一般指銀行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匹配關系。比如某機構購買了一年到期的資產,同時只配置了半年的負債,此時就存在期限錯配風險了,即半年后可能會由于流動性緊張,無法足額吸收新的負債來償還到期負債,造成資金鏈斷裂。
而貨幣基金久期是指資產距離到期的時間的加權平均值,既從客觀上反映資產配置期限的長短,更重要的是反映利率風險。它表示利率每波動一個點,貨幣基金資產價格波動幾個點。
4.貨幣基金資產剩余期限并非越長越好
一些投資者簡單地認為貨幣基金資產的剩余期限和收益成正比,但其實這二者并沒有相關性。
一般來說,剩余期限越短的資產,收益會越低,但也不一定是說剩余期限越長,收益就越高,實際上還是要看哪些期限的資金比較緊缺。比如市場近期最缺3個月的錢,那3個月的資產收益就最高,1個月的和6個月期限的收益可能都不如它。基金管理人要根據市場情況來配置久期,讓基金能在滿足大家流動性需求的基礎上,盡量提高收益,所以不會單純地拉長組合剩余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