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人口發展也表現出不同以往的發展態勢,其對我國經濟的未來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人口總量負增長或以極低水平增長給經濟增長帶來消極影響;勞動力數量的減少將給經濟帶來雙重影響;老齡化程度加深的經濟后果;人力資本累積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城鎮化是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重要潛力與動力。應出臺相應制度政策應對人口發展,以創造有利的人口格局。
【關鍵詞】人口新常態 人口轉變 人口紅利 【中圖分類號】C92 【文獻標識碼】A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龐大的人口規模及其變化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隨著經濟社會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國的人口狀況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口快速老齡化等問題逐漸顯現。2017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年,我國出生人口較上一年度出現了下降,這一現象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中國人口未來發展前景的擔憂,更有甚者認為中國人口在未來將會“雪崩”。
中國人口發展趨勢及主要特征
人口自然增長保持較低水平,人口總量增速減緩。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人口總量增速逐漸減緩,人口自然增長率也趨于降低。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具體時段來看,1982—2010年中國人口總量增長較快,從101654萬增至134091萬,年均人口增長近1160萬。此后,人口增速趨于減緩,2010—2016年,年均人口增長僅697萬。從國家統計局的《中國統計年鑒》可以看出,1982—2010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變化和人口出生率變化趨于一致,也就是說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主要受到人口出生率的影響。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人口自然增長率隨人口出生率下降,并保持較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與死亡率基本持平,這表明隨著出生率的持續走低和死亡人口的增加,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在加快。可見,我國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人口老齡化深度發展,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提升。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出快速深度發展趨勢,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也得到較大幅度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6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3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6.7%;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5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0.8%。具體來看,1982—1999年,我國60、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均未超過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此后,我國老齡化態勢持續加劇,200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0.2%,而65歲及以上人口也超過7%,這標志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人口的預期壽命也得到了提升,從新中國成立之前的35歲增至2015年的76.34歲,增長一倍多,與發達國家人口預期壽命的差距在不斷減小。
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持續下降。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是過去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條件。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逐漸進入了人口紅利期,勞動力人口供給逐年增長,到2011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9.25億人,但到了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首次出現了下降,比2011年減少345萬。2012—2015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4年下降,2015年流動人口也首次出現減少,比上年年末減少568萬。這些變化表明我國勞動力供給高峰已經出現了拐點,我國經濟發展的人口年齡結構優勢——即人口紅利,正在消失。
人口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人口文化素質的不斷提升,是我國人口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表現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提升。從表1可以看出,我國人口文化素質提升顯著。從文化程度的構成來看,小學文化水平的人口比重下降明顯,從1982年的39.94%下降到2015年的26.22%,下降了13.72%;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比重均出現大幅度提升,其中,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比重從1982年的20.03%增至2015年的38.32%,增長了18.29%;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口比重從1982年的7.48%上升至2015年的16.44%,增長了8.96%;大學文化水平的人口比重從1982年的0.5%上升至2015年的12.75%,增長了12.25%。與此同時,據教育部數據顯示,我國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從1985年的6.38年上升到了2014年的10.05年。2016年我國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過13.3年。人口素質的大幅度提高為我國實現從人口數量紅利向人口素質紅利的轉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城鎮人口比重持續增加。當前,我國人口城鎮化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人口仍在向主要城市及城市群地區集聚。按照美國城市地理學家納瑟姆(Northam)的城市化發展曲線理論,城鎮化水平在達到30%的臨界值時,將進入加速期;當城市化水平達到70%左右時,城市化發展進程將減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城市化發展都遵循這一規律。從國家統計局1978—2017年《中國統計年鑒》可以看出,1978年全國城鎮人口比重為17.92%,到2017年增至58.52%,在近40年里增長了40.6%。其中,2011年城鎮人口比重達51.27%,城鎮人口首次超越農村人口,這也標志著中國社會進入了以城鎮為主體的新時代。當前中國仍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但若按照真正意義上取得市民化待遇的人口來計算,當前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在42%左右,城鎮化的發展潛力更大。可見,未來城鎮人口比重的持續增加仍是中國人口的重要發展特征之一。
人口發展趨勢對經濟的影響
人口總量負增長或以極低水平增長,給經濟增長帶來消極影響。人口是生產力和消費力的統一,生產力、消費力不僅和年齡結構有著重要的關系,而且與其所在群體規模的大小和發展關系密切。在一定的經濟形勢下,人口增速減緩或負增長有助于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從長遠來看,人口總量負增長或以極低水平增長會給經濟增長帶來消極影響。人口的負增長不僅會造成勞動力供給短缺、儲蓄水平降低,同時還會降低消費需求,削弱消費者對經濟增長的拉力,這些變化都會給經濟增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勞動力數量的減少將給經濟帶來雙重影響。勞動力是經濟生產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勞動力總量的減少會對經濟帶來重要的影響,這些影響既有積極方面的,也有消極方面的。從消極方面來看,勞動力總量在減少或出現短缺時,企業用工成本將會顯著提高;勞動力從農業傳統部門向非農業轉移速度放緩,會抑制資源配置效率。這些變化都有可能導致勞動生產率的下降,從而影響經濟的增長。這一變化也意味著過去支撐經濟快速增長的傳統因素的作用在減弱。同時,勞動力總量減少并不代表著勞動力的短缺,勞動力供需的關鍵還需看匹配情況。雖然當前我國勞動力總量出現了下降,但總體規模仍有9億多,勞動力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而“招工難”“就業難”的兩難問題依然突出。一方面,每年新增勞動力總量較大,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東南沿海很多企業時有出現“用工荒”現象,這表明當前階段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從積極方面來看,勞動力總量的減少會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和管理創新,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老齡化程度加深的經濟后果。我國處于人口老齡化加速時期,老齡化深度發展趨勢趨于顯現。老齡化程度加深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儲蓄和投資的影響。生命周期理論認為,處于不同生命階段的人們,其儲蓄傾向和儲蓄行為不同。這一理論在我國有一定的適用性。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推進,儲蓄水平的提高和儲蓄增長率的增長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這一變化將對資本積累和投資產生不利的影響。第二,對生產和消費的影響。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會改變消費需求的結構和水平,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口的消費能力要弱于勞動年齡人口,這將會對消費需求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老年人口的消費對醫療保障、護理服務等有著較大的需求。第三,對勞動生產率可能帶來負面影響。通常來講,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年齡段集中在青壯年,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會導致具有較低勞動生產率的年長勞動力比重提高,即意味著整體勞動生產率的下降。
人力資本積累助推經濟轉型升級。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人力資本積累)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經濟學理論和發達國家的實踐都證明,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推動科學技術創新的人力基礎,影響著物質資本和其他生產要素的形成。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傳統制造業以及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等新興產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改革開放后,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高等教育畢業生達1193萬,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達533.6萬,這些畢業生成為當年社會新增勞動力的主力軍,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過13.3年。大量知識技能型的勞動力進入勞動力市場,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雖然當前我國第一次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但以人力資本等為主的第二次人口紅利正在逐步顯現。
城鎮化是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重要潛力與動力。2017年我國城鎮化水平已達58.52%,如按照戶籍人口計算,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2%左右,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70%的平均水平。從城鎮化的發展規律來看,今后我國城鎮化仍將快速發展,未來我國還有2億多人口要轉向城鎮。這一變化趨勢將帶來城鎮基礎設施投資的大幅度增長和消費的快速增加,同時也給城市發展提供了多層次的勞動力資源。但城鎮化的發展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城鎮面積擴張和城鎮人口規模比例的增加,還體現在人力資本和技術資本的積累、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以及社會保障和居住環境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由“鄉村”向“城鎮”的轉變。在經濟新常態下,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既要積極完善城鎮的功能,改善城鎮的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也要注重合理調整優化城市群格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集約發展。同時,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人的城鎮化,降低城鎮準入門檻,使農民能夠轉為市民。當前階段,我國城鎮化的發展還存在巨大的潛力,城鎮化的發展進程是一個結構調整的過程,這將為經濟發展注入穩定、強大的動力。
人口新常態的發展趨勢對經濟的積極影響不會自動實現,它需要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來保駕護航。具體包括: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推動對外貿易及交流的發展;引導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部地區,推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尤其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積極培養創新型和技能型人才,使勞動力資源的供給與需求結構相適應;建立和完善老年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制度,以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適時再度調整生育制度,提高生育率。此外,城鎮化作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以農民工市民化為內涵的戶籍改革,可以明顯提升城鎮化的質量,提升勞動力供給效率,會起到延長第一次人口紅利的作用 。
總體而言,我國人口結構的轉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勞動力數量的減少、人口總量的低增長或負增長以及老齡化的深化發展等人口問題,雖然會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下行壓力,但只要我們著眼于更加深刻、立足長遠的制度建設和改革,通過技術革新和制度改革來延長第一次人口紅利,深度挖掘第二次人口紅利,我們就能在經濟新常態的形式下,創造有利的人口格局。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新賢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研究”(項目編號:15ZDC035)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中國統計年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
責編/賈娜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