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記者會現場。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就“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高質量發展”相關話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具體來講,要在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方面采取一些具體舉措,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推動高質量發展。未來,中國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指引,在宏觀調控、簡政放權、精準扶貧、雄安新區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供給側改革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夯實中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成績輝煌 趨勢向好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森林面積增加1.63億畝、退出鋼鐵產能1.7億噸以上、各類市場主體達到9800多萬戶……過去5年,一連串不凡的數字勾勒出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所取得的輝煌成績。
在談及如何應對“6.5%”這個增長目標所對應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時,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2018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既符合預期,也符合需求,客觀上經過努力也是可以實現的。
何立峰預計,在消費方面,隨著各種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有可能還會接近甚至超過60%;在投資方面,今年各方面補短板的投資,包括民營企業、社會資本在這方面的投資還會加大力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會保持在1/3左右;在進出口方面,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還可以保持穩定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會保持8%到9%左右。
對于接下來去產能的節奏和力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重點是做好“破、調、改、安”四件事。其中,“破”是繼續破除無效供給,2018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的煤電機組;“調”是要調整優化行業結構,統籌做好化解過剩、優化結構、保障供給等工作;“改”是要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加大“僵尸企業”破產清算和重整的力度,盡快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干企業集團;“安”是要做好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用好中央財政專項獎補資金。
協調發展 再出實招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其中,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在于推動人與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
例如,在易地扶貧搬遷問題上,何立峰透露,2018年計劃再完成28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同時特別要做好已經搬遷出來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工作,解決好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問題。“今后,易地扶貧搬遷要與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特別是產業扶貧緊密結合在一起,幫助這一部分群眾盡快脫貧并鞏固脫貧成果。”他表示。
與此同時,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兒童較多,存在“空心化”問題,國家發改委也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未來5年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該規劃依據中央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5個要求,確定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行動和重大計劃,明確實施步驟,使鄉村振興戰略能夠開好局、起好頭。
對于備受關注的雄安新區建設,何立峰表示,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在穩步推進,目前設立了精干高效的辦事機構、組織了國內外頂尖規劃設計團隊對雄安新區規劃框架進行了反反復復的打磨、啟動了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目前,相關方面正抓緊組織編制指導雄安新區改革開放綜合性文件,以體現中國現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具體內涵,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放寬準入 吸引外資
不久前,美國商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76%的會員企業認為中國投資環境正在改善或者保持穩定。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其對外開放的進一步走向與國內營商環境變化,必將成為外界觀察中國經濟發展質量變化的重要窗口。
寧吉喆表示,未來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將主要做好3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2018年,中國將進一步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把自貿區試行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逐步擴大到全國,同時大幅提高服務業開放水平,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在一些領域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或取消經營范圍限制。
二是大力度推動投資便利化。進一步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的手續,簡化企業生產經營相關行政審批,壓縮消防、環評、用地審批、水電氣接入、進出口通關的時間。同時,嚴格保護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制定外資基礎性法律。
三是大范圍吸引外資進入。加大西部地區、內陸地區、沿邊地區開放的力度,向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轉移的外商投資企業享受國家支持產業轉移與加工貿易的資金、土地等優惠政策,實施境外投資者境內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