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理論的創新
黨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和新的政治高度謀劃發展大計和部署行動步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為一個重大政治判斷,意義深遠。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建理論創新,必須置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要求之下。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以及新時代的含義作了詳細論述。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對黨的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實踐要求加以認識。其一,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轉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這就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黨建理論必須圍繞這個新的社會主要矛盾創新發展。其二,新時代呼喚黨的使命擔當,實現偉大夢想、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這“四個偉大”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十九大報告十三個部分中,除總結五年工作和變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兩部分外,黨的建設殿后壓底放在末尾加以論述,不僅分量上而且篇幅上也大大超過其他方面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習近平參加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必須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黨治黨的螺絲擰得更緊,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深刻領會黨的建設的新要求”。?10月25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發表的講話中說:“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我們將繼續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全黨的強大正能量在全社會凝聚起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磅礴力量。”黨的十九大以鮮明的黨建理論創新為建設偉大工程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首先,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往歷次黨代會報告論述黨的建設,雖然也有建設成為什么樣的黨的相關表述,但一直沒有用“目標”或“總要求”加以明確的規定。黨的十九大規定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既繼承了歷屆黨中央關于黨的建設思想理論,又根據新時代的要求作出了創新發展。這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從主線、統領、根基和著力點形成提出黨的建設要求的新思路;二是將原先“五位一體”建設布局的調整為“5+1”建設總布局,即“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三是提出“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四是強調馬克思主義政黨“勇于自我革命”的要求,等等。這些思想具有重大創新意義。
其次,突出政治建設在新時代建設偉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十九大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中“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這個定調出發,強調“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黨的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眾所周知,我們黨歷來強調必須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首要位置。黨的十九大將政治建設作為首位加以定位,并不是否定思想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而是針對推進黨的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的調適。黨的十八大以來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中暴露出來的情況嚴重性表明,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領導、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都成為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忽視政治建設將導致十分嚴重的后果。因此,將政治建設作為“根本性建設”,將思想建設作為“基礎性建設”,是十九大闡述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的思想創新,體現了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升華。黨的政治建設因具有首要位置而具有統領意義,而作為“基礎性建設”,思想建設并不因為不提“首要位置”而降低其重要性。黨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是辯證統一和有機結合的關系,兩者共同形成地位的新組合,并具有同向發力的作用。
第三,以黨的指導思想的新提煉,為推進黨建理論創新提供思想武裝。黨的十九大一個重大成果是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個重大成果,本身就是黨的建設理論創新結出的最大碩果。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誕生,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發展的進程適應我國發展歷史方位新變化要求的歷史產物。它是全黨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真理,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在十九大開啟的新征程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必須繼續推進黨的建設實踐和理論創新,從而為勝利實現我們黨的奮斗目標保駕護航。
第四,從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出發,對全面增強執政本領提出了新要求。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國際事務等方面概括性地提出了黨的五大執政能力。此后,黨中央還有過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領導發展的能力、領導干部思維能力等提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向全黨提出了增強八種本領,即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這八種執政本領的新概括,一方面繼承了十多年前提煉執政能力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則把黨的建設發展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的創新經驗凝練為建設要求,體現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建設偉大工程中增強八種執政本領具有新任務的重要意義。
第五,以“四個偉大”的重要理論概括,凸顯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十九大報告第二部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首先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一條主線,串連起中國共產黨浴血奮斗、艱辛探索的整個實踐;接著以“四個偉大”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使命,從而將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思想追溯和實踐邏輯,有機地嵌入到我國社會發展歷史的進程之中。“四個偉大”蘊含著滿足人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新的歷史性飛躍、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促進中華民族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價值取向。“四個偉大”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使命聚焦,中國共產黨人勇于使命擔當,必須以勝利完成“四個偉大”為時代責任。
第六,創新黨的組織功能定位,對黨的宏觀能力建設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形成新思路。在宏觀能力建設方面,提出“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面,提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是黨中央一貫的要求,黨的建設歷史實踐中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十分重要。十九大從政治功能角度闡述黨的組織力,無疑是重要的黨建理論創新。它以清晰的思路回答了兩個極其重大的問題,其一,什么是黨的宏觀能力,其二,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這是黨的建設長期實踐的思想提升,體現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中建設偉大工程的現實要求。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中,建設偉大工程決不能左顧右盼,躊躇不前,走走停停。初心不改的永恒性決定了建設偉大工程什么時候都不能少,如何情況都不能缺;使命擔當的艱巨性決定了全面從嚴治黨一刻也不能停頓,永遠也不能松懈。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是一項永恒的任務,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規律的認識永無止境。在黨的十九大開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而奮斗的新征程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思想成為建設偉大工程的強大武器。
【作者簡介】齊衛平,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共黨史黨建、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和政黨。主要著作有《政黨治理與執政能力建設研究》《黨的建設在科學化軌道上行走》《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文化》《中國共產黨與文化現代化》《興黨之責——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等。
(本文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專項委托項目“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黨建思想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為16ZZD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