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工匠精神得以復蘇,鉆石品質打造“中國品牌”。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制造業的發展關乎國運盛衰。《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重在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當前,社會產品日益豐富,中高層消費群體日趨龐大,更加追求產品的精到獨特、高端智能。時代呼喚工匠精神,用百年興業、十年磨劍的態度,精雕細琢,打磨精品,鍛造鉆石品質,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中國生存200年以上的品牌企業只有9家,而在歐美都有數十家,只有不忘初心,堅守品質,精益求精,方能行之久遠,立于世界品牌之林。在時代的呼喚和市場的要求下,工匠精神的復蘇、制造強國的實現指日可待。
五是大健康領域將涌現無限商機。實現健康中國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人們對于健康的定義已不僅限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更多的從業者、高收入群體渴望有一個健康的工作生活環境,構造和諧的人際社群關系,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問題得到解決,能享受正確的健康消費。提供此類信息、產品和服務的健康產業,已漸次涌現出來。但相比一些發達國家,產業鏈還遠未形成,產業優勢還不明顯,一些群體的健康訴求難以滿足。讓人欣喜的是,生物醫療、共享醫療、社區醫療、健康服務等新興醫療服務機構正在中華大地涌現出來,接受服務的人群和層次不斷增多,產業發展日新月異。根據國家建設健康中國的相關計劃,到2020年,健康產業值要達到4萬億元,GDP占比要達到10%以上。大健康領域的無限商機,將吸引更多的融投資本,催生更多的健康產業,打造完善的產業鏈條。
六是新農村建設快馬加鞭,新農產業前景廣闊。中國農村地域廣,人口多,發展水平低,低收入人群多,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之地。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集鎮建設、生態環境建設仍需國家、社會大舉投入,為農村產業發展搭建平臺。據我了解,有不少社會精英人士、企業高管,已靈敏地嗅到了廣大鄉村蘊藏的商機,準備“乾坤大挪移”,將目光聚焦于新農產業,大舉投入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規模農業和共享農業,進行農產品深加工,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森林康養。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區、返鄉創業園必然蓬勃興起,農業產值有望大幅提升。通過發展農村產業,改變鄉村面貌,再造青山綠水,實現宜業宜居宜養。新農產業,大有可為。
我們有幸生長在波瀾壯闊的發展時代,祖國的改革開放、繁榮富強既讓我們倍感自豪,同時又全面分享到發展成果,特別是作為一個企業家,創業創新得到了國家前所未有的鼓勵與支持,企業家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尊重。傳承而來的企業家精神,讓我們在發展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闊步前行,在更為廣闊的天地舉翼齊飛,策馬奔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發有為,再鑄輝煌。
【作者簡介:毛大慶,博士、教授,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優享創智創始人、萬科外部合伙人。中國科協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僑聯僑創聯盟理事長、團中央中國青年創業孵化器協會聯席主席、北京市政協港澳臺僑工作顧問、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北京市團市委青年商會會長、歐美同學會商會會長,2005委員會副會長、全聯不動產商會副會長,北京市科委創業導師團團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