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內涵豐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國外交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我國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目標和理念,而且是對傳統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超越,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必將成為引領世界各國人民努力實現人類社會長久和平發展的先進思想。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 歷史定位 世界貢獻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洞察世界政治與經濟格局演變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趨勢,從中國發展與世界和平發展的互動關系出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開拓我國外交工作新局面,進一步夯實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基礎;與此同時,逐漸形成了完整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習近平主席多次在外交場合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愿望,受到國內外政界、學界的高度關注。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歷史定位和現實邏輯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首先是一個世界觀,反映了中國對當今世界的看法。這一思想的核心理念:人類社會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是一個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應該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贏、融合包容。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進理念首次載入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文件中,成為中共執政興國的重要指導思想。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提出,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人類前途命運的關注和追求世界大同的奮斗精神,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意識。
黨的十八以來,習近平多次在外交場合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豐富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2013年3月,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習近平主席闡釋“中非命運共同體”理念,30分鐘演講贏得30次掌聲。2013年9月,出訪美國時,習近平主席明確告訴美方領導人,中國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習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28日出席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表《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強調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并系統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大支柱。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發表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鍵在行動”。五年來,習近平幾十次談到“命運共同體”,從國與國的命運共同體、區域內命運共同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超越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全球治理”新觀念,表達了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愿望,體現了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對近代西方文明的揚棄與超越。始于2007年末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人類歷史上又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不僅給世界各國人民生活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而且徹底打破了以資本擴張為中心、以國家為本位、以西方中心主義為特征的神話,引發了世界政治、經濟和金融格局的大調整、大博弈和大動蕩。2016年初以來,歐債危機尚未根除、英國脫歐公投成功、北非中東顏色革命后動亂不息、恐怖主義持續并蔓延至歐洲、土耳其發生未遂軍事政變、歐洲難民潮不堪重負、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等。這一系列全球性的危機事件,都說明了一個事實:當今世界,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嚴重危機不是經濟危機而是制度危機,無論是全球治理層面還是國家治理層面,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制度變革遠遠落后于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新制度供給嚴重短缺,導致了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生態環境危機和恐怖主義蔓延。
從“一人一票”普選制度和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凱旋”到目前的“后危機、后真相、后秩序”,西方精英們的自信不再,世界正在痛苦中尋找新的制度安排、新的希望和新的歷史起點。人類面臨的最大困境在于:“民主”和“自由”——被許多政治領袖和知識分子視為構建21世紀社會的兩大支柱,正嚴重變形與退化,已成為世界動蕩的主要來源。如何走出陳舊思維的束縛,避免重演曾經的苦難,擺脫世界失序的困境?世界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這不僅因為近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獲得極大成功,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因為中國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進思想,以及踐行這一思想的“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和金磚國家發展銀行等一批完善全球治理的新公共產品。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中國發展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全面客觀地反映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從歷史和現實的雙重角度看,當今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與外部世界密不可分、患難與共,中國與世界各國都是命運共同體中的重要一員。“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而“中國夢”的實現將為世界帶來紅利,對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有重大意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中國的“世界夢”,也是各國的“世界夢”。
首先,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改革開放以來,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來說,中國越來越融入經濟全球化。中國過去近40年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得益于打開國門“走出去”和“引進來”。從可持續和綠色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也必須堅持開放發展,更加全面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充分發揮中國資本和產能的優勢,統籌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拓展中國開放發展的新空間,努力實現合作共贏。中國的發展要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新發展觀,努力把本國利益同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增進人類共同利益。
其次,世界繁榮穩定離不開中國。中國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中國也為全球發展作出了顯著貢獻。中國在主動融入世界的同時,也在為世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負起應盡的責任,發揮著日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的前進步伐將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更多希望。1950年至2016年,中國累計對外提供援款4000多億元人民幣,今后將繼續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加大對外幫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在30%以上。中國轉型發展、擴大內需的增長,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將主要由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帶動,經濟增長方式將從依靠資源投入的粗放模式向依靠科技創新的模式轉變,這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全球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并給擁有科技和服務業優勢的發達國家、發達經濟體帶來眾多參與和合作的機會。中國將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再次,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緊密相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交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在闡釋中國夢的內涵時,還特別強調其世界意義,即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實現中國夢的過程將為世界各國發展注入更多活力。中國人始終認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夢的實現與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緊密相聯、互為機遇。我們追求的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中國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緊密相聯,中國夢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夢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在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地球村”時代,只有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堅持同舟共濟,才能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實現互惠共贏。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世界和平發展的重大意義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全球治理理念的創新,是對西方全球治理思想和制度的超越。習近平指出,“全球治理體制變革離不開理念的引領”。當今世界充滿了挑戰,這些挑戰既超越了傳統的治理界限,也超出了當前國際體系的框架。為應對這些挑戰,必須加快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平等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和全球命運共同體。雖然加強全球治理、推進全球治理體制變革已是大勢所趨,但冷戰的零和對立思維、霸權邏輯、傲慢的“歷史終結論”心態,卻仍在國際關系中揮之不去,因此,必須要有一個新理念、新思維、新共識來引領,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架構。2017年2月10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表明國際社會對這一理念的認同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當今世界紛繁復雜,人類命運休戚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所蘊含的“合作”“共贏”“普惠”的思想,恰恰是國際普遍認同的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之所以獲得廣泛關注和認同,在于其繼承了包括《聯合國憲章》宗旨在內的國際關系公認原則,不走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歧路、老路,追求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為實現持久和平、擺脫安全困境、共享發展成果、打破文化隔閡、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公道方案,具有時代的先進性。世界需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秩序,需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個更加民主、更加公平和有序、更加合理、更具有包容性和代表性的全球治理結構與治理制度體系,不僅是全世界人民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國繼續發展、實現“中國夢”所必需的良好外部環境。世界新秩序構建,需要中國引導和提供“中國方案”。2017年2月17日,習近平在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引導國際社會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引導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國際安全”。這是習近平首次提出“兩個引導”,意在向世界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把握歷史規律和時代潮流,著眼人類共同和長遠利益,不僅要多參與國際事務,做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和建設者,而且還要做世界新秩序的貢獻者和引領者。
“人類命運共同體”應該是一個包含多要素的復合型立體架構。其涵蓋多行為體、多層面、多領域、多疆域,具有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聯互通、互惠互利、共建共享五大屬性,表現為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生態“五位一體”的綜合成果。著眼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多次在不同的外交場合,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相關性,在國與國關系中尋找最大公約數,對命運共同體思想不斷闡釋,對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議題都充分闡述了中國看法,涵蓋政治、經濟、安全、人文、全球治理、環境、發展、反恐、防擴散、維和、婦女權益、應對自然災害等領域。在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進一步用“開放、合作、共享” 六個字,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指明方向:以開放為導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機制封閉化和規則碎片化;以合作為動力,共商規則,共建機制,共迎挑戰;以共享為目標,提倡所有人參與,所有人受益。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離不開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尚需付出很多努力。中國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一直在發揮引領作用,努力做到:既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也推進多邊外交,推動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改革;既運籌好大國關系,著力于構建健康穩定的新型大國關系,也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既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尋求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也落實好正確義利觀,做好對外援助。事實證明,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僅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而且將不斷拓展,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其中,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作者為同濟大學國家創新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責編/溫祖俊 楊昀赟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