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新思想 > 五位一體 > 生態篇 > 正文

習近平對塞罕壩重要指示引強烈反響(2)

弘揚創業精神,讓祖國大地披上綠裝

春華秋實,塞罕壩今年春天在石質荒坡種下的樟子松,正越長越壯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抓住改革奮進的發展期,實施攻堅造林計劃,植綠最后的荒地。”塞罕壩林場場長劉海瑩說,艱苦創業是塞罕壩的傳家寶,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這幾年一直從事攻堅造林的塞罕壩林場職工范冬冬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每個塞罕壩人都無比自豪、干勁十足。“在石質荒坡上種樹,可能比前輩在平地上種樹還要苦,但我們絕不會放棄,要一棵接一棵地種,早日讓綠色鋪滿塞罕壩。”

綠色事業,既是一項崇高的事業,也是一項艱苦的事業。

對塞罕壩生態建設的歷程,甘肅八步沙林場場長郭萬剛感同身受。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郭萬剛的父親就在八步沙植樹造林,是當地有名的治沙“六老漢”之一。今年66歲的郭萬剛參與治沙也已經35年了。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八步沙林場完成了20多萬畝治沙任務,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長滿了花棒、梭梭、刺槐等林木。“生活在沙漠邊的人,對生態變化的感觸更深。只要還能動,我們就會治沙不止。”郭萬剛說。

“目前我國生態保護修復任務十分繁重,尤其是西部地區還缺林少綠,嚴重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說,全國剩余的宜林荒山荒地60%分布在像塞罕壩這樣的干旱半干旱地區,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真抓實干,才能進一步改善全國生態狀況。

“在塞罕壩精神的激勵下,造林綠化在河北大地蔚然成風。”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表示,全省將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培育壯大綠色循環低碳經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今后,生態脆弱地區和大江大河源頭等重要生態功能區,要像塞罕壩那樣,新建一批百萬畝以上的規模化林場,集中改善區域生態狀況,爭取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全面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張建龍說。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標簽: 文明建設   生態  
  • <dfn id="3kwm1"></dfn>
    <dfn id="3kwm1"><div id="3kwm1"><label id="3kwm1"></label></div></dfn>

      <abbr id="3kwm1"></abbr>

      1. <menu id="3kwm1"><nobr id="3kwm1"></nob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