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名省部級及以上高官落馬。其中,孫政才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王三運、楊煥寧為中央委員,張喜武為中央候補委員。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深沉的使命憂患感,強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系列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刷新了黨風政風,提振了人心士氣,為我們黨開創治國理政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5年來,“八項規定”已成為婦孺皆知的政治語匯,“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里的歪風”“迎來送往的習氣”等頑瘴痼疾得到根本扭轉,神州大地上吹起激濁揚清的凈化之風,使人們清晰感受到從嚴治黨的威力和成效。
5年來,中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干部200多人,打破所謂“刑不上大夫”的猜想;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給予紀律處分超過119萬人,打破所謂“法不責眾”的觀念,讓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
5年來,無論是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實現紀法分開,還是修訂廉潔自律準則、黨紀處分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等黨內重要法規,抑或是制定黨委(黨組)落實從嚴治黨責任的意見、明確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規定,都讓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越扎越牢。
5年來,打鐵趁熱、環環相扣的思想政治建設,讓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更強。黨內政治生活的規范、黨內政治文化的改善、黨內政治生態的修復,為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優良環境和土壤。
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于人心向背。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成果,人民群眾給予了很高評價。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沾沾自喜、盲目樂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全黨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為此,我們黨持續推進一系列重大而關鍵的探索。比如改革國家監察體制,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就是一項事關全局的政治改革。
2016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部署在3省市設立各級監察委員會,從體制機制、制度建設上先行先試、探索實踐,為在全國推開積累經驗。目前,三地改革已取得實質進展,改革即將在更大范圍推開,一個在黨統一領導下的國家反腐敗工作機構呼之欲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反腐敗是黨心民心所向,嚴字當頭、實字托底,方能步步深入、善作善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管黨治黨不僅關系黨的前途命運,而且關系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氣力抓緊抓好。( 半月談記者 梁建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