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5月30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是黨中央立足國家發展全局,在奮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在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階段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目標宏偉、任務艱巨,需要全黨全社會持續不懈地努力奮斗。
深刻認識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大現實意義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每年GDP的增量相當于世界排名第二十位左右的國家GDP總量。以我國這么大的經濟總量,單純靠資源投入和投資驅動,難以從根本上保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從長遠來看,預計到2028年左右我國人口將達到高峰,老齡人口比例將超過1/4,老齡化將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同時能源資源瓶頸制約也會更加凸顯。這決定了我們只有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科學謀劃和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能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創造新動力,真正實現科技強、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
從世界科技發展態勢來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各類創新要素充分流動和優化配置,科技創新合作更加廣泛深入,大大加快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步伐。宇宙起源、物質結構、生命起源、腦與認知等一些基本科學問題孕育著革命性突破,先進制造、清潔能源、人口健康、生態環境等重大創新領域加速發展,深空深海深地深藍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成為創新型企業競相發展的重點。這些領域將持續涌現一批顛覆性技術,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技術路徑、產品形態、產業模式,成為重塑世界格局、創造人類未來的關鍵變量。當前,發達國家都在深入研究并積極應對未來二三十年內可能出現的這一重大變革。面對世界科技發展的新形勢,我們要有全球視野,站在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緊緊把握難得的戰略機遇,科學謀劃和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使我國在未來國際科技競爭中搶得先機、占據主動。
準確把握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面臨的新形勢
近現代以來,以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術革命為標志,重大科學發現、重大技術突破層出不窮,推動了新興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催生了以英、法、德、美、日等國為代表的科技強國,其主要特征是科技創新綜合實力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主要產業處于高端水平,勞動生產率位居世界前列。目前,美國的科技創新實力依然處于全面領先地位,德、日、英、法處于第二方陣并在一些重點領域保持國際領先水平,我國的排名大致在第二十至三十位。但隨著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迅速崛起,這一格局正在發生新變化,東亞在全球科技創新中的競爭力、影響力、吸引力不斷提升,北美、歐洲、東亞三足鼎立將在未來一個時期重新標注全球創新格局。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尤其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實施以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產出數量位居世界前列,產出質量大幅提高,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目前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提升轉變的重要時期。我國與世界科技強國的差距主要表現為:創新基礎比較薄弱,重大原創成果不多,很多高端技術仍然受制于人,中低端產出占比過大,創新體制政策不夠健全等。雖然差距明顯,但我國的發展潛力不可低估:我國已經形成了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能力,目前已超過日本、德國,位居世界第二,這是未來我國科技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創新鏈條,還有源源不斷的人才隊伍,這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關鍵保障;我國經濟規模、人口規模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強勁需求動力;新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為我國在更高起點上實現彎道超車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