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廣大華夏兒女的責任。學習國學經典文化,從中領悟先輩們的處事哲理,將其應用到日常學習、工作中,可以達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和精神品質的目的。
【關鍵字】國學教育 傳統文化 助推 引領 【中圖分類號】K207.8 【文獻標識碼】A
“國學”,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民族文化的根,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所在。同時,國學不僅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優秀文明史,也是廣大華夏兒女的精神瑰寶。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優秀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且習近平主席在出訪其他國家,面對多方記者也屢次表明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及鮮明的態度,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強烈的反響和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共鳴。
學習和傳播國學經典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道德修養和人文素養的需要
國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凝結了祖祖輩輩智慧的結晶,是對中華民族數千年生活習慣、行為方式、思維邏輯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在國學經典中,我們每一個人以讀書、修身養性、立品立德為立身之本;倡導“忠、孝、禮、義”等價值取向,這些精神正是當今社會所欠缺的,需要弘揚和提倡的。
學習傳播國學,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隨著我國文化的不斷沉淀,國學孕育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高雅人格,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處事精神,厚德載物、海納百川的廣闊胸襟,講道義廉恥、寵辱不驚的道德操守,也因此培養了華夏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底蘊。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學習和傳播國學,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了解我們悠久的歷史,擴大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是我們的責任,同時也能提升建設優秀的文化傳承體系,是落實黨中央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學習和傳播國學都是當前我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每位華夏兒女應積極響應之事。
學習傳播國學,是提升人們道德修養的需要。經典國學多為儒家思想,其中蘊含了深厚的道德理念。國學能教導我們如何去做一個有道德、對社會有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生活的意義,生命的價值。加強經典國學的教育和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提高人們在思想道德上的認識,還能對社會的不良風氣進行抵制和改良,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提升道德修養。
學習傳播國學,是提高人們人文素養的需要。在政治、經濟、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隨著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們的素養特別是人文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繼承國學中知大義、明事理、講文明、講禮貌、懂謙讓等人文價值,對于提升人們在精神上的品質,改善生活在這個喧囂繁華都市中人們的浮躁心情和不文明行為等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對于青少年在人格上的培養和熏陶、文化學習的渲染和積淀、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誤入歧途青少年的感化和挽救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國學教育資源整體相對匱乏
當下我國的國學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這剛興起的國學熱潮大環境下,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缺乏對國學教育的認識,導致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不足。不論是廣大的群眾還是相關的部門,對學習國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對國學的學習都只在小范圍內推廣,對于我們大家來說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是明顯不足的。
國學教育資源整體相對匱乏,導致各層級發展不均衡。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就學校而言,幾乎沒有專業的國學教師和專門為國學教育提供的經費。資金、時間、效果得不到應有的保證,導致教育發展不均衡,甚至停滯不前。就對學校中不同的層級而言,幼兒園對國學教育要好于中小學。對于城鄉而言,城市的優于鄉鎮的,鄉鎮的要優于村小的。從社會層面上看,就是國學教育整體資源相對匱乏,導致各層級發展不均衡,沒有形成一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教育隊伍,無法促使國粹精髓文化滲透到各個階層領域。
凝聚共識重引導,構建強有力的國學教育社會氛圍
國學教育對于社會道德的進步和人民群眾人文素養的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那么構建強有力的國學教育社會氛圍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國家教育部應把學習、宣傳國學經典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去規劃和實施,給予經費上的支持和保障;各層級宣傳部門應把學習國學經典納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中,把其當作一項重要工作進行部署,給予高度重視,并樹立相應的道德模范,給予表彰,加強社會效應,同時增強新聞、電視、報刊、網絡媒體對國學教育的宣傳,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影響力,引導人們去認知國學精粹;群眾和社會團體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各個社區、組織以國學和道德教育為主要內容設計不同的宣傳活動。而政府部門則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凝聚不同的社會群體,構建強有力的國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