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下決心振興遼寧工業,再創遼寧工業輝煌。”3月7日,習近平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說的這句話,透著濃濃的東北情。
時隔4年,習近平再度在兩會期間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對遼寧的經濟發展、改革方向、全面振興、干部隊伍 建設等方面情況聽取了代表意見,并發表重要講話。
在2013、2015、2016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分別到遼寧、吉林、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算上此次,這已經是習近平第四次參加東北地區代表團的審議了。此外,過去幾年間,習近平還分別到東北三省考察,實地了解東北經濟社會發展。
可見,習近平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發展一直高度關注,傾注心力。
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明確方向促振興
習近平7日上午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談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遼寧振興必由之路”“遼寧老工業基地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新一輪振興發展也要靠實體經濟”“要重點抓好產業轉型升級”……為遼寧的改革發展,乃至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指明了方向。
東北有“共和國長子”之稱,是新中國工業化起步的重鎮。建國以來,東北地區長期擔當著中國裝備制造業、重工業等重要角色。然而近兩年,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GDP增速也持續落后。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吉林調研期間召開座談會時強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國家要加大支持力度,東北地區要增強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精準發力,扎實工作,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在參加遼寧團審議時,習近平表示,要抓住主要矛盾,明確主攻方向,推進遼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取得新進展,下決心振興遼寧工業,再創遼寧工業輝煌。
“不論經濟發展到什么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習近平進一步指出,遼寧老工業基地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新一輪振興發展也要靠實體經濟。
做強做大國有企業 創新驅動謀發展
傳統產業比重過高、新興產業成長緩慢,是當前東北地區亟待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國企數量巨大。統計資料顯示,遼寧省的國有經濟占比超過30%,吉林省超過40%,黑龍江省超過50%,都遠遠高出全國平均水平。國有經濟比重過大,也使得經濟運行內生動力不足、結構調整艱難。
2016年,習近平參加黑龍江團審議談及國有企業改革時說,對國有企業發展,政府的作用更多體現在支持、扶持、杠桿作用,但沒有現存的“金娃娃”擺在那里。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要“借東風”,激發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
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在于創新。7日上午,習近平強調,要把國有企業作為遼寧振興的“龍頭”,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培育核心競爭力,爭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軍,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企業科技人才隊伍。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長春光機所王家騏表示,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比較多,國企改革是東北振興的重頭戲。國企應抓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尤其是要敢于對“僵尸企業”動刀,拔掉輸液管、撤掉呼吸機,還要盡快剝離國企非主業,讓國企甩掉包袱增強市場競爭力。
抓牢干部作風 打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東北振興離不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此次習近平在遼寧團審議中說,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就會滋生權欲熏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等一系列問題,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
在今年的遼寧代表團開放日上,遼寧省委書記李希提起遼寧出現經濟下行壓力的境遇時表示,這其中有體制和結構的問題,關鍵點還是政治生態遭到破壞以后的綜合反映。
在遼寧代表團審議時,來自沈陽鼓風機集團齒輪壓縮機有限公司的代表徐強對習近平談了切身感受,“幾年前參加人大代表選舉沒有被選上,很多人安慰我說,人家沒抽你一根煙、沒喝你一口酒憑啥選你?”后來,徐強被補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他實在地說,“當選人大代表是組織和選民對我的信任。現在遼寧政治風氣越來越好了,我們要用全部智慧力量,精益求精做好工作。”
“清則心境高雅,清則正氣充盈,清則百毒不侵,清則萬眾歸心。”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為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提供堅強保障。
【記者短評】做好“加減乘除” 早日實現鳳凰涅槃
2015年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強調,“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現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補課”。
做好“加減乘除”,需要統籌經濟發展全局。“做加法”,是打牢穩增長、調結構的基石,而做好“減法”“乘法”和“除法”,則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新的、充滿內在活力的機制。
正如3月7日習近平在參加遼寧團審議時所說,要重點抓好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工業體系,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軍民融合發展的結構新格局。
只有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敢啃硬骨頭的勇氣,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加減乘除”更好更快地運轉起來,才能早日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