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以河北省威縣為例

核心提示: 貧困地區的農業現代化相較于其它地區,具有發展慢、水平低、起步晚等特點,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給這些地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創建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對實現現代農業發展在點上突圍,進而帶動面上整體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摘要】貧困地區的農業現代化相較于其它地區,具有發展慢、水平低、起步晚等特點,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給這些地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創建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對實現現代農業發展在點上突圍,進而帶動面上整體推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農業現代化   貧困地區   現代農業示范區   

【中圖分類號】 F32    【文獻標識碼】 A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中國農業仍然是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這“新四化”同步的短腿,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村發展仍然滯后、農民增收仍然困難,這種情況在貧困地區尤為突出。如何在“經濟新常態”下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地位、持續提高農民收入,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無疑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一條前景光明的道路。

現代農業示范區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路徑

創建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對實現現代農業發展在點上突圍,進而帶動面上整體推進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農業部已公布三批示范區名單,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總數為283個。與以往發展農業現代化的手段相比,現代農業示范區具有堅持規劃引領、創新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信息報送等特點。

各示范區根據自然稟賦、產業基礎、發展水平等實際,統籌規劃比較優勢突出、市場前景廣闊的主導產業,深入分析發展趨勢,科學確定發展思路,合理布局發展區域,有針對性地制定發展扶持政策,促進示范區主導產業上規模、上層次、上水平,率先實現現代化。

各示范區以破解發展瓶頸制約為突破口,積極安排專項資金,整合使用現有財政支農強農投入,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形成了各類資金競相支持示范區建設的強大合力。同時還組建了由黨政主要領導牽頭、涉農有關部門參與的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和專門機構,負責統籌協調推進示范區建設各項工作,明確責任分工,強化任務落實,建立績效管理機制,促進示范區建設按照規劃藍圖有力有序推進。各示范區還會及時交流總結示范區建設進展情況或發展經驗,定期向農業部報送工作動態,農業部搭建信息交流平臺,促進各地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促共進。

現代農業示范區有力推動貧困地區農業現代化

威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是國家級貧困縣,總人口60萬,其中農業人口48萬人,耕地面積114萬畝。“河北省威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 位于威縣固獻鄉、梨園屯鎮界內,現已完成投資11.4億元,流轉土地15000畝,入駐企業24家,合作社46家。

在園區建設之前,該縣的農業發展水平落后。2013年,產業結構比為45.19:29.56:25.25,第一產業發展基礎良好,第二產業發展不足,第三產業相對滯后。農產品加工落后,名優特產品知名度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農業規模經營比重低、農民組織化程度低。因此,急需調整種植結構,選好地區性特優產品,樹立自身品牌,實現地區性“突圍”,實現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園區的建設,從根本上落實了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在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提高農業補貼的前提下,完善農產品價格機制,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功能,推進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將科技、金融、信息融入到傳統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中。

園區處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的京冀發展軸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園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主體,現代農業、加工物流、休閑旅游等產業蓬勃發展,聯通了一體化經濟圈和山東、江蘇等經濟大省,成為集科技研發、產業發展和農業信息金融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園區根據國家對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計劃建設一條“良種繁育-標準生產-加工物流-市場營銷-文化創意”產業鏈,同時依托“資金、政策、技術、人才、基礎建設、組織”六大保障體系,實現四大功能: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引擎、農副產品加工物流中心、高效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對外開放合作交流平臺;提升五大能力:科技支撐能力、規模生產能力、示范帶動能力、物流服務能力、品牌影響能力,為建成冀南平原生態農業示范樣板奠定基礎。

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設,給當地的農業現代化發展帶來了顯著的促進作用。經濟效益方面,核心區建成后,年總產值約7481萬元,利潤按照10%計算,盈利約748.1萬元。生態效益方面,通過對核心區的大規模高標準建設,以及對威縣縣域種養殖生產基地的改造升級,使相關輻射基地的農業可持續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改善了園區及周邊地區人民的生活環境。社會效益方面,特色養殖區、高標準果蔬生產示范區、優質糧棉標準化生產基地等的建設強化了本地的優勢特色產業,打造地方區域優勢,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基本原則

在“河北省威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的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了當地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實際情況,結合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總結出了貧困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幾條原則。

效益綜合原則。園區建設過程中,注重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發展,降低成本,保護環境,提高效益,實現園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前瞻性原則。借鑒國內農業園區的建設經驗,依據當地自然資源條件和現有農業經濟條件,對未來的經濟發展構畫出合理配置的空間,在園區項目布局、項目點設置、管理運行機制、生產方式和技術選擇等方面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及可利用資源的生態持續性,確保園區在安全農產品生產、生態環境保護、現代農業科技提升等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區域統籌原則。園區位于“渤海糧倉”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在落實國家、省市相關政策的基礎上,明確自身定位,充分將園區的發展與當地資源優勢相結合,以及京冀魯等地區市場需求相對接,注重彰顯農業特色和產業特色,統籌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周邊地區乃至全省快速發展。

依據這些原則,園區建成了三大中心:園區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主要行使園區行政辦公管理,投融資服務和生產監管等職能;農業科技創新創業中心,主要行使技術引進,技術研發和人才創業等職能;農產品加工物流中心,主要行使農產品深加工和對外流通等職能。還建設了一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區:主要行使技術推廣、技術服務、成果孵化等職能。此外還計劃建設高標準果蔬生產示范區、特色種養殖生產示范區、金沙河美麗鄉村社區、優質糧棉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在核心區技術集成、研發、示范、推廣的基礎上,通過核心區的總部經濟效應,在示范區形成“點、片”結合的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

從威縣的實際情況以及具體實踐可以看出,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貧困地區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指明了一條有效路徑。園區的建設不僅能給貧困地區農業的發展帶來優勢,同時在統籌整合資源,大力培育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強化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健全產業支撐保障體系,實施品種品質品牌“三品”提升戰略等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更能帶來可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從而提升貧困地區的整體發展水平。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 )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責編/高驪 溫祖俊(見習)  美編/王夢雅(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宋睿宸]
標簽: 威縣   特色農業   河北省   示范區   現代農業  

    1. <menu id="zcyhi"></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