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tv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Av,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中外思潮 > 正文

“皮凱蒂困境”:犧牲社會穩定來換取社會平等?

葉志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陳宇峰: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黃冠: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內容提要】

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激起了國內外學術界關于社會不平等議題的激烈爭論,這些討論主要圍繞著該書中數據來源的可靠性、變量度量的有效性和理論推導的規范性及其給出改進建議的可行性等方面展開。不同于已有的討論視角,本文在承認該書基本結論的前提下,試圖揭示出隱藏該書背后的悲觀含義:r(資本回報率)>g(GDP增長率)的資本主義規律只有在社會失序時期才會失效,反之,社會穩定必然導致社會不平等程度的絕對性升高。這意味著,只有通過犧牲社會穩定才能換取社會平等,社會穩定和社會平等兩者不可兼得,本文稱之為“皮凱蒂困境”(Piktty’s Dilemma)。本文認為,這一困境實際上反映出皮凱蒂理論中的內在矛盾,為此我們需要超越皮凱蒂的理論框架,重新反思社會不平等這一亙古不變的理論命題。

 

一、《21世紀資本論》:貢獻與爭論

法國新銳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的最新力作《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經出版,便引發了國際政治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和激烈爭論,一躍成為當代學術暢銷書的新寵。該書試圖重新將分配問題,也即社會不平等問題,置入政治經濟學的中心地位。在此之前,主流經濟學界,尤其是宏觀經濟學更為關注增長這一議題,而非分配議題。實際上,增長和分配在整個政治經濟學的幾百年發展歷史中分別作為核心主題而交替出現。例如,以亞當·斯密(Adam Smith)《國富論》為代表的增長觀是16世紀至19世紀初經濟學的主題;但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托馬斯·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和卡爾·馬克思(Karl Marx)開始將經濟學的研究主題轉向收入分配;而20世紀中后期,以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模型、索洛增長模型(Solow Growth Model),以及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Lucas, Jr.)、羅伯特·巴羅(Robert Barro)為代表的內生經濟理論,又重新將增長議題拉回到主流經濟學的核心區域。但隨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收入分配問題又開始逐漸受到關注和討論,而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一書無疑是這一社會發展思潮中的理論應景和引領之作。

與已有關于社會不平等問題的研究文獻相比,皮凱蒂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重要拓展:第一,皮凱蒂追隨了西蒙·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安東尼·阿特金森(Anthony Atkinson)和安德魯·哈里森(Andrew Harrison)的開創性工作,并開發出一套具有較長時間跨度的歷史數據庫,從而得以運用定量方法來評估和分析人類社會不平等程度的長期演變情況。第二,利用資本/收入比和資本收入占比兩個指標,來考察社會不平等程度。并且發現,西方國家的資本/收入比和資本收入占比均呈現出前高、中低、后升的U型曲線。這意味著,人類社會的不平等問題還將在21世紀長期存在。第三,揭示出資本是社會不平等問題的根源,即r(資本回報率)>g(GDP增長率)。皮凱蒂認為,貧富差距的主要來源是資本收入的不平等,而非勞動收入的不平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羅(Robert Solow)則高度評價了皮凱蒂的這一“富者越富的動態學”(rich-get-richer

dynamic),并認為其填補了主流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理論空白。

當然,皮凱蒂的這一著作更多地引發了大量的學術爭議。歸結起來,已有的爭論則主要集中于該書數據來源的可靠性、變量度量的有效性以及理論推導的規范性等方面:其一,數據來源的可靠性。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還專門撰文指出,皮凱蒂的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無法回避的數據問題。例如,皮凱蒂的數據與英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所得出的結論不一致、書中數據與原引用數據不一致、構造缺失數據、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年份采用不同方法計算財富的問題等等。其二,變量度量的有效性。例如,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認為,皮凱蒂所使用的廣義資本概念(即財富概念)是有問題的,因為那些閑置的錢、土地、不動產、房產等都沒有進入流通領域生利,因此都不能算作是資本。麻省理工學院明星教授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等人則認為,r(資本回報率)大于g(GDP增長率)只是特殊歷史時期下的特殊現象,而非超越歷史的“普遍規律”。其三,理論推導的規范性。阿西莫格魯等人也認為,r>g并非分析不平等的核心要素,制度和政治因素才是造成不平等狀況變化的關鍵因素。此外,黃有光(Yew-Kwang Ng)認為,在邏輯上,r>g不是資本所得占國民收入份額上升的充分條件。如果要r>g成為資本所得份額上升的充分條件,資本的增加就必須大于資本的所得,這意味著,即使資本所有者完全不消費,也不能滿足這個條件。何帆和羅知也指出,皮凱蒂的理論核心r>g并非理論推導所得,而是由觀測歷史數據所得,且未說明是什么力量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

二、皮凱蒂開出的藥方能起作用嗎?

本文避開學界既有的爭論不談,我們更關心的是:如果完全接受皮凱蒂提出的這一理論及其結論,那么在其背后到底蘊藏著怎樣的含義和政策啟示?

概括而言,皮凱蒂所論證的結論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資本/收入比,在絕大部分時間里保持穩定。例如,從18世紀開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資本/收入比都很穩定,在法國和英國大約是600%到700%。第二,盡管資本/收入比長期來說是穩定的,但資本所得占國民收入的份額長期來說卻不斷增加。這一結論顯然是反“卡爾多典型事實”(Kaldor stylized facts)的。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資本/收入比在歐洲國家差不多都是穩定的,但資本所得占國民收入的份額卻是持續上升的。第三,該書的核心命題是r>g,即資本的回報率大于經濟的增長率。換句話說,資本所得在國民收入中的份額是不斷上升的。這是因為,在人類歷史的大多數時期,直到工業革命或者十九世紀以前,經濟的實際增長率都是接近于0,所以r往往比g大。據此,皮凱蒂提出了r>g這一“資本主義規律”,來描述社會不平等程度的根源。

無疑,在這一經濟規律的主導下,21世紀的貧富差距問題也成為了題中的應有之意。為此,皮凱蒂還特別強調了制度和公共政策對收入和財富不平等的塑造,這些制度和政策包括收入、財富和繼承的累進稅制、或者現代福利國家。其中,皮凱蒂特別強調了最高征繳額可達個人收入80%的累進稅制度的重要作用,并建議應該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本(而非資本所得)征收累進稅,寄希望于通過這一強制性再分配政策來緩和和降低社會不平等程度。

然而,皮凱蒂開出的這一藥方真的能夠起作用嗎?本文認為,這一藥方實際上是難以取得預期的成效。具體有以下幾點理由:第一,對資本征收累進稅缺乏現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由于資本(財富)具有隱秘性這一特征,而且各國政府難以有效掌握及時、準確的關于資本的數據,因此對廣義層面的資本(財富)進行征稅本身便缺乏技術可行性。第二,在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的全球化時代,國家間的稅收競爭也降低了制定過高累進稅率的可能性。實際上,為了吸引外來資本投資,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所得稅制往往具有累退性質。例如,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便是通過制定低稅率來吸引外國投資的。第三,這一政策還將遭到1%社會精英的強烈抵制。實際上,就連皮凱蒂自己也承認這一建議在本質上是無法實行的,而只是一種“烏托邦”想法而已。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皮凱蒂例舉了社會精英對累進稅制的強烈抵制行為,社會精英將堅持否認社會高度不平等的存在,并利用財產權進行辯護:

“非常有意思的是,直到1914年,法國精英還經常引用法國大革命的原則來為他們反對創建累進稅制正名。根據這些精英的觀點,1789年后,由于貴族特權的結束和全民產權保護的發展,法國已經實現平等了。由于每個人都能夠公平地擁有財產,便不再需要累進稅制了(這個故事認為這種制度適合于存在貴族的英國,而不適合共和制的法國)。在這場發生在1914年之前爭論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種結合,即既強烈地信仰以產權為中心的制度,同時卻又同樣強烈地否認高度不平等的存在。在我的書中,我試圖去理解我們能從這樣的事實中學到什么,即在法國,財富不平等在1914年和1789年同樣嚴重,而許多精英卻試圖否定這點。”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實踐也已經證明資本累進稅政策并沒有有效抑制社會貧富差距。實際上,許多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采用了累進所得稅。例如,在法國,設定“一般所得稅”的法律于1914年7月15日通過。一戰爆發后,出于財政壓力,各國相繼提高最高稅率。到1920年已上升到50%,1924年為60%,1925年甚至達到72%。而在美國,1918-1919年,最高稅率突然增長到77%。在英國,1909年最高稅率僅為8%,但到二戰后突然提高到并超過40%。但問題在于:一方面,戰爭期間累進稅率的提高并非出于抑制社會不平等,而是出于國家戰爭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累進稅率的提高也未能有效抑制社會不平等。當戰爭結束后,社會不平等程度逐漸上升,這說明累進稅率變化的前因和后果都與社會不平等問題無涉。

事實上,只有當經濟和社會危機發生時,資本/收入比才能從穩定狀態迅速降低,并緩和社會不平等程度。例如,20世紀上半葉的一系列暴力沖擊和各種事件的罕見組合——如一戰、經濟大蕭條、二戰等——使得資本/收入比開始迅速降低。而到了20世紀50年代,法國和英國的資本/收入比從600%至700%下降至200%至300%。與此同時,資本所得占比也隨之降低。

然而,即使如此,當經濟危機過后,資本/收入比開始上升并恢復至均衡值。在此過程中,社會不平等程度再次上升。因為,資本的積累快于收入的增長,內部財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也在提高。例如,“文革”之后,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資本積累速度加快并推升了資本/收入比,但與此同時,中國社會的不平等程度也在逐漸提升。以基尼系數作為社會不平等程度的粗略測量指標,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估算,2009年我國基尼系數達到0.49,超過了國際警戒線。此外,皮凱蒂的研究也表明,在1970年、2010年和2014年,大多數國家,特別是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資本/收入比是上升的;而與此同時,資本所得占國民收入的份額也在同步上升。

總而言之,皮凱蒂所開出的這一藥方,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站不住腳。可以這么說,皮凱蒂教授成功地完成了這一高度科學化的經濟學分析工作,最后卻提出了一個近乎完全政治學的手段,這不免帶有濃厚的“法國浪漫主義”特征。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孫易恒]
標簽: 社會穩定   困境   犧牲   社會   皮凱蒂  

    1. <menu id="zcyhi"></menu>